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傳染病
ISSUE 99
2009年8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傳染病
這個夏天,說起傳染病不禁令人色為之變。最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的,就是四月時初次露面的豬流感(H1N1新甲型流感),除流感外,還有其他每年夏天例必準時報到的腸道傳染。或許大家都感到奇怪,既說香港是衛生文明的城市,傳染病為何會一而再的出現?
撰文:Donna 鳴謝:李瑞山醫生(防疫研究中心傳染病學講座教授)


豬流感的防疫
對於研究傳染病的專家,豬流感是個相當吸引的課題。由豬流感在墨西哥現身至今蔓延全球,看着這個病毒一天一天的發展是研究新病毒一個難得機會。更難得的是暫時看來,這個病毒傳播性廣,但殺傷力不大,而且傳播速度不高,給予研究人員有較多時間找尋對策。
撰文:Donna  鳴謝:李瑞山醫生(防疫研究中心傳染病學講座教授)


抗生素的故事
抗生素自上世紀中業被發現及廣泛使用後,人類的壽命因細菌感染的治療得到大大延長。然而,隨着抗藥性細菌因過度使用抗生素而出現後,加上新品種抗生素的研究和發展又停滯不前,抗生素的黃金歲月已經過去。
撰文:張崇德(藥劑師)


抗生素藥物與常見用途





甚麼是電子病歷?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撥款七億二百萬開發全港電子健康記錄互通系統,連接公營醫院與私營醫院,互通病人的病歷記錄,亦提供予私營診所、醫療機構及醫生使用。在電腦科技無遠弗屆的社會,電子病歷成為不可擋的發展趨勢,但是,社會上不少人會質疑電子病歷的保密能力及個人私隱外涉的後果,而最重要是,電子病歷對病人有甚麼好處?
撰文:Donna
[內容]

新季節性流感疫苗不能預防豬流感


代謝手術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病,多年來高踞疾病排行榜,香港現時約有十分一人口患有二型糖尿病,約為七十萬。而糖尿病多為過重所致,據美國報告,肥胖症將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如何控制肥胖?如何治療糖尿病?成為各個富裕國家的頭號健康問題。
撰文:Kit





善用濕地資源
為生態、養魚業及市民締造三贏
利用生態環境的互補,在中國大陸與台灣發展的水稻與魚鴨共棲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除了帶來經濟效益外,更在現時的重重食物危機中注入綠色的生命。同樣地,香港的「綠魚兒計劃」亦善用了夕陽行業,給我們多添一個食物的選擇。
撰文:劉兆強(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保護區主任)


物理治療的作用和目的
不少關節或運動受傷的病人看過醫生後,會被轉介物理治療跟進。究竟物理治療是針對甚麼疾病作治療?其實,物理治療是利用物理的媒介去提升、改善和恢復個人的身體狀態。除了治療,預防創傷和健康教育也是物理治療的重要一環。
撰文:周芝英(卓匯物理治療中心運動科物理治療師)
[內容]

淺談中西方脊柱治療醫學的區別與聯繫(II)
許多人以為:脊骨神經科醫生就是照顧脊椎骨的專家。其實脊骨神經科醫生不單只照顧病者的脊椎骨,而是處理整個身體的運動系統包括骨骼系統、肌腱系統及神經系統的毛病。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吃些甚麼可以保護視力?
據早前一份有關香港人視力問題的調查發現,平均每兩名港人便有一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視力問題,而這些問題更有年輕化的趨勢,情況令人關注。
撰文:黃穎妍營養師(香港保健食品協會會員)
[內容]




放屁


健康牙齒伴你一生
病人:「年紀大了牙肉收縮,牙齒搖動呢!」年紀大的人,不少都受着牙齒脫落的威脅,我們如何可以及早準備,使牙齒健康,永遠伴着我們呢?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槐花治腸風便血
暑熱天時,在南方的香港更是酷熱難當,加上流感橫行,我們熟悉的五花茶常成為清熱消暑之選。五花茶亦即老一輩人說的「五樣花」,雖然五花茶組方很多時都因為不同原因而有異,但最常見的五種花,則是菊花、金銀花、葛花、木棉花和槐花。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電腦鍵盤帶來的健康隱憂腕管綜合症
甚麼是腕管綜合症?腕管綜合症又名為腕管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指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到壓迫而引起手指麻木、刺痛,感覺異常等神經症候。
撰文:蔡傑天(註冊中醫師)





藥物總覽的作用
人口日漸老化,不獨是社會福利的問題,亦是醫療衛生的一大難題。現時大概有七萬名長者入住安老院舍,跟十年前的情況相比,現時住在安老院舍的長者,平均年齡都較十年前的年長,要使用的藥物亦較以往複雜,因此,在安老院舍的藥物管理系統亦顯得愈來愈重要。
撰文:蘇曜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

高科技低智慧抗疫禍港害民
高新科技的發展,旨盼人類不斷進步、更有智慧,絕非叫人類退步至盲從、愚昧、無知的景況。
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內容]

無視小人
小人深諳御人之術,行小人的行徑,本來真的不怕假,假的如何也真不來,怕的是真假分不清。沒有虛假就沒有真實,小人深知虛假不夠虛假,就會惹禍,裝着真誠順應,錯不了甚麼,真誠逆上,自己也倒楣!
撰文: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內容]

物質誤用診所助青少年重投健康生活
近年本港青少年濫藥情況日趨嚴重,政府與各界合作積極開拓多項計劃打擊青少年毒禍。醫院管理局作為香港主要的醫療服務提供者,一直為濫藥人士提供專科治療及專業支援服務,亦與非政府機構緊密合作,以扶助濫藥青年重投健康生活。
撰文:醫院管理局提供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