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不育 人生的遺憾!
ISSUE 93
2009年2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不育 人生的遺憾!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04年資料,香港人口持續老化,估計到了2033年,全港65歲以上人口將有27%,較2003年的11%明顯增加。2005年香港平均每個女性只生產0.966個嬰兒,幾是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地方。香港政府多方面鼓勵生育,雖然嬰兒出生率已見輕微上升,但卻是大批中國大陸孕婦到港生育,帶動出生率上升(連牛年第一BB,亦是內地人天下)。香港人除了不生育外,其實亦面對不育問題。
撰文:Donna 鳴謝:駱紅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學系副教授)


中醫治療不孕不育症
很多不育不孕的夫婦,為求得一兒半女,都會想盡方法,中西醫雙管齊下。而在坊間,確有很多中醫師在治療不育不孕方面卓見成效,究竟中醫在不孕方面有何獨到之處?
撰文:張秀霞中醫師(東華三院中醫藥臨床研究服務中心) 整理:Donna


不育症藥物治療
很多夫婦因不想有小孩子而避孕,多年來效果理想,一切彷彿在掌握之內。然而多年之後想要孩子時,以為停止避孕便會懷孕,可惜事與願違,一切並非在掌握之內。
撰文:張崇德(藥劑師)


治療不孕不育症藥物





天擇的盲點(五)
演化中的「集體回憶」(下)
《進化論》的主旨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類經過天擇數百萬年的洗煉才演化而成,但得出的結果卻是差強人意,我們生理結構絕對稱不上是完美,甚至可說是滿布瑕疵,以致百病叢生。為何會這樣的呢?
撰文:麥煒和醫生(腦神經科專科)


關於藥物的爭議
關於藥物的爭論頗多,今期我們稍稍討論一下幾個常見問題。澳洲悉尼註冊藥劑師尤炳軒在製藥公司工作多年,對於一些我們時常感到困惑的藥物議題或可給予中肯的解釋。
撰文:Zero  鳴謝:尤炳軒(澳洲悉尼註冊藥劑師)





眩暈急救法
上期《醫‧藥‧人》封面故事討論美尼爾氏症,也討論眩暈的西醫觀點和治療法,今期我們在這裡討論一下中醫常使用治療眩暈病人的手法。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自由基、抗氧化物
與健康息息相關
自由基的發現是經歷百多年輾轉科學研究。1878年科學家首先發現動物因吸入過量氧氣而中毒,引起研究人員的注意。然而,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晚期至五十年代早期才出現人類的首宗個案──早產兒因使用氧氣過量所致的晶狀體後纖維增生症(Retrolental Fibroplasia)證實與自由基有關。
撰文:薛家強(註冊藥劑師/香港保健食品協會會員)
[內容]




身體檢查


敞開心胸面對疾病 「遜」有轉機
第一次見惠萍(假名)是在香港柏金遜症會的每月聚會中,還記得當時在新朋友分享的環節,惠萍一提到自己在前一年年底被確診患上柏金遜症,便不停掉眼淚,無法再說下去。之後數次在不同活動上遇見她,都是沒說上一兩句,便已忍不住掉淚……
撰文:郭思雅(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註冊社工)


澳洲回顧研究:
漱口水內的酒精致口腔癌?
2009年1月12日全球各地及本港多份報章均報道一份回顧評論,指出漱口水含有酒精,市民每日使用恐會增加患上口腔癌的風險。以往有研究指,漱口水和口腔黏膜的接觸,其實與飲酒無異,飲酒已被確認會導致口腔癌,報告呼籲醫護人員,不應建議市民長期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水,使用漱口水需要醫生處方。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內容]




中醫導論
中醫學的理論思維
科學,顧名思義,指「分科之學」,把不同的學問細分為不同專科。中國本來沒有「科學」一詞,「科學」一詞,一般認為是由日本語引進過來。辛亥革命時期之後,使用「科學」一詞的頻率逐漸增多。
撰文:蔡傑天(註冊中醫師)





淡化疫情 害死國民
元朗雞場2008年12月出現H5N1禽流感疫情,周一嶽委任「專家」小組調查,高調進入雞場眈天望地一番,赫然發現場區內外麻雀成群,可與雞同食、同屙、同眠,於是一口咬定麻雀雖小,卻是播毒元兇,囑場主須做好生物隔離,防雀網須疏而不漏,所有人須穿上保護衣物全套方可入場。由於麻雀是爆發元兇,與政府無關,無人要負責。
撰文:勞永勞(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內容]

醫療二三事
自從1999年開始,醫院管理局便開始有系統地記錄公立醫院病人的藥物使用資料。隨着科技的進步,電腦處理器功能和速度的增加,不單藥物記錄,醫療記錄亦能夠以電子的方式來儲存。
撰文:蘇曜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

快樂五常:虛需實要 知足常樂
《解人頤‧不知足》一段說盡人性貪婪矛盾!人喜歡擁有,因為怕無衣使人寒,無食使人飢;求生中的驚懼,永遠困惑人心,終日奔波,懼怕一朝衣食不保,貪,頓成人自我保護的本能!
撰文: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內容]

特設診所
及早跟進精神問題病人
醫院管理局大會決定在七個醫院聯網設立特設精神健康診所,透過公立普通科門診的轉介,跟進有精神健康問題徵兆的病人,務求在基層醫療層面盡早緩解病人的病情。
撰文:醫院管理局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