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不良反應
ISSUE 88
2008年9月號
編者的話 [內容]
藥物不良反應
藥物不良反應事故近年屢屢發生,根據香港衛生署的資料,自2001年以來,香港每年因藥物中毒死亡的人約有400-600名,因中毒入院的則有接近5000人。在中國每年5千萬住院人次中,與藥物不良反應有關的高達250萬,死於藥物不良反應的接近20萬。在醫療及藥物先進的美國,估計每年約有14萬人死於藥物不良反應,佔整體死因第四位。今期,我們嘗試以不同角度探討藥物不良反應的相關風險。
撰文:Donna 鳴謝:謝萬里醫生(香港中毒諮詢中心副行政總監)
解開中藥撞西藥的迷思
西醫西藥在香港雖然獨領風騷,但鑑於香港是個華人地區,中醫中藥一樣廣受香港人歡迎。在香港這個中西文化交匯的地方,連醫藥都充滿「中西交匯」特色,香港人會看西醫,也會看中醫,甚至中西醫一起看。究竟中西藥又是否可以「交匯」在一起使用?
撰文:Donna 鳴謝:馬菁岐老師(註冊中醫師)
藥物相沖
筆者的大學教授常說,藥劑的知識是基於科學研究及理論所得,但臨床用藥則是一門藝術。因為每個病人的身體心理狀況、生活習慣、飲食、長期服用藥物皆有別,就算相同疾病及程度,治療方案亦可有別。本篇將探討選擇藥物其中一些基本常識 ── 藥物相沖。
撰文:陳碧琪(藥劑師)
從「中國欄王」退賽深入了解跟腱炎
8月18日的上午,萬眾熱切期待一睹「中國欄王」劉翔在一百一十米欄預賽的跨欄英姿。可是由於荷蘭選手偷步,當時劉翔開跑了兩步便停下來,腳都不能伸直,面露痛楚表情,一拐一拐慢慢走回起點。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內容]天擇的盲點(一)
不老的傳說(下)
《進化論》的主旨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類經過天擇數百萬年的洗煉才演化而成,但得出的結果卻是差強人意,我們生理結構絕對稱不上是完美,甚至可說是滿布瑕疵,以致百病叢生。為何會這樣的呢?
撰文:麥煒和醫生(腦神經科專科)
骨髓檢查
骨髓檢查是用一根針刺穿骨頭直到骨髓,抽出少量像血液的骨髓作檢查,是血液科疾病常用的檢查。很多人對骨髓檢查產生莫名的畏懼,更認為對身體有很大危害,一不小心更會造成癱瘓。其實骨髓檢查是相當安全,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實際情況卻不如想像中那般可怕。
資料提供:溫兆康醫生(心臟科專科)
一顆藥的誕生(1)
製藥潮流
一句老話:「藥到病除」,可見藥物在疾病中的重要。更好的醫生都只能作準確診斷,但要「病除」,卻非「藥」不可。只是,一顆小小的藥丸,究竟價值有幾高?如何能治病?從今期開始,我們會一連幾期,介紹毫不亮眼藥丸的成長過程,如何在人體和社會中發揮作用。
撰文:Zero 鳴謝:尤炳軒(澳洲悉尼註冊藥劑師)
及早準備
迎接健康的後半生
隨着婦女解放和女權的提升,今天的女性愈趨能幹及獨立,能作出精明的投資決定,以保障退休後的生活質素。但可有想過為未來的健與美作出正確投資?
撰文:朱佳石博士(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生理學)
《空氣質素指引》與香港空氣污染管治策略
八月的香港雖然天氣炎熱,可幸大部分時間皆天朗氣清,讓人有一種「藍天再現」的感覺,毋怪乎環境局局長邱騰華都向媒體表示,很滿意最近的空氣質素。
撰文:陳宇輝(綠色和平項目經理)
淺談常見的馬術運動傷害
香港作為第29屆奧運比賽協辦城市,肩負舉辦奧運馬術比賽和殘奧馬術比賽。繼奧馬完結後,殘奧馬術賽在九月七日接踵而來。雖然香港人對馬術賽所知不多,盛裝舞步賽更看得觀眾「半夢半醒」,但是,際此奧運大事之時,我們不妨了解一下馬術賽和它相關的運動傷害。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醫療旅遊熱爆東南亞
正當香港仍然為醫療融資、人口老化而煩惱錢從何來時,同為亞洲區內的各國已經把醫療服務向外擴張,拓展至世界各地。把醫療與旅遊結合,提供價廉物美的服務,為泰國帶來可觀外匯,其他亞洲各國見獵心喜,醫療旅遊近年成為炙手可熱的新商機。
撰文:Kit(綜合報道)
[內容]運動前的準備
關節炎的自我管理
提起風濕骨痛,不少人也會感同身受,每見打風下雨,就見這個老朋友出現,風濕病已成為現今日漸普及的都市病之一!
撰文:關卓妍(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註冊社工) 鳴謝:徐宜慧(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內科部風濕科護士)
矯齒替代鑲假牙(二)
不少有牙齒排列問題的人都希望矯齒以改善外觀,但是,矯齒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需要很長的時間及耐性。以下的病例可給大家一點資料,若是不清楚自己能否忍受矯齒的過程,應在矯齒前跟醫生清楚溝通,選擇彈性的方法。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高血壓的ABCD
你也許會想:小朋友上幼稚園才需要學英文字母ABC吧?為何高血壓也要認識ABCD?沒錯,這個ABCD對高血壓治療非常重要,它們代表最常見的降血壓藥。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內容]辛溫助熱
桂皮桂枝同一家
元朝貫雲石《小梁州.四季》的《秋》有「金風蕩,飄動桂枝香」,當可想像肉桂樹在金風送爽下的香氣。「肉桂」與「桂枝」原為一家,但是在中醫中藥上,兩者則不能互換,性味歸經亦各有不同。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盧山煙雨浙江潮
最近看了一個電視節目,有藝人千里迢迢,往外國寺院求禪問道,希望有個門徑,能得安心,後學了坐禪,說已開悟!問道是有所求,坐禪因為心不安。既有所求,心就難安,磨磚哪會成鏡?坐禪哪可得道?禪,就是坐下便可得着麼?
撰文: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內容]公私營醫療攜手推動
天水圍基層醫療合作計劃
醫院管理局近年積極推動公私營醫療合作,以期為市民提供更多高質素、便捷及具成本效益的醫療服務選擇。繼於本年二月推行的「耀眼行動」白內障手術計劃後,醫管局於本年六月開展「天水圍基層醫療合作計劃」,為天水圍區內的長期病患者向私營界別購買基層醫療服務,讓他們可選擇於私營醫療接受診治。
撰文:醫院管理局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