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UE 81
2008年2月號
編者的話 [內容]

我只有4呎高!
聰明、健康,長得高高大大,是家長對子女的良好希望, 不過,不是所有子女都能達成父母的「期望」。 聰明,靠的是天賦;健康,靠的是持之以恆良好習慣的培養, 至於身高,除了遺傳因素外,還可能受生長激素缺乏所影響。
撰文:Donna 鳴謝:盧忠啟教授(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
兒童生長遲緩需及早接受治療
在朋友或家長聚會中,經常會被問及何種補充劑或藥物可令兒童長高。報章雜誌中亦經常看到一些廣告強調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增高,甚至在發育完成的青年都見效,可見兒女的身高是父母十分關心的事項。 但是如何知道甚麼高度才算矮?生長激素何人適用?需要怎樣使用?要幾多歲開始用?療效如何?療程又花費多少?若你亦有上述疑問,不妨看看下文是否可助你多了解身高與生長激素的關係。
撰文:陳碧琪(藥劑師)
幼兒飲食失衡易致發育遲緩
父母看到子女隨著時間快高長大,都會感到滿足快樂。 然而,若父母發現子女體形比較矮小, 生長速度總是落後同齡兒童,難免會憂心忡忡。
撰文:劉立儀(身心營養顧問註冊營養師)
[內容]
演化角力賽 Round 5:令人又愛又恨的自由基
人類是大自然一部分,與我們共同演化的,有各種微生物、病毒、細菌、寄生蟲、毒素…… 我們居住的地球更是充滿危機,隨時引發災難。 在天擇的洪流中,人類無時無刻都要面對威脅,與自然界的力量拼個你死我活。
撰文:麥煒和醫生(腦神經科專科)
打開蚊帳
瘧疾是由蚊傳播的寄生蟲病,每年發生個案估計達三億至五億人,而當中約一百萬人死亡。瘧疾是全球基金(Global Fund www.theglobalfund.org)針對性抗擊的三大傳染病之一(其餘兩病為愛滋和結核)。 社會進步令衛生情況改良,但瘧疾並無減少,而且治療用藥的抗藥性有增無減,疫苗發展遙遙無期。是蚊子愈來愈惡毒?寄生蟲魔高千丈?還是防控策略出現偏差?
撰文:李瑞山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傳染病學講座教授)
氣管切開手術
當病人出現呼吸衰竭,需要使用介入性方法幫助呼吸時,便需要使用人工氣道。人工氣道主要是藉由氣管內插管或氣管切開術來完成。
資料提供:溫兆康醫生(心臟科專科)

埃及國度 交錯古文化與科學
埃及,貴為四大古文明,自有其動人處。 由阿歷山大港至開羅,再到樂蜀、阿斯旺,無一不洋溢文明古國沉默而高傲的態度。 然而,現代埃及人的智慧卻與古埃及人不能比擬,但是憑著祖先餘蔭, 只是旅遊收益,已足夠埃及人無憂無慮地生活。
撰文:Zero
社會醫學研究電話調查
在社會醫學研究的各種方法中,電話隨機抽樣調查是其中一種標準的方法。舉例說如果想知道香港人一年牙痛多少次或一年往牙醫處檢查多少次,都可透過這方法來調查。
撰文及資料提供:楊幽幽醫生(牙科)
支持公平貿易直接助貧農改善生活
我們消費購物的時候,買的從來就不止於物,還有產品或品牌附帶的理念和價值。 有人選擇心水的品牌,為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身分象徵或品質保證。有人選擇包裝可循環再用的產品, 為的是可持續地球生態。 在歐洲,不少消費者購買咖啡、茶葉和巧克力等食品時,會選擇有「公平貿易認證標籤」 (Fairtrade Certified Mark)的貨品。
撰文:樂施會政策倡議及傳訊部 攝影: Alfrons
維他命C的重要性
維他命C是一個家傳戶曉而且又是普遍大眾最常加添進食的補充品。 人類跟其他的哺乳類動物不同,人類自己的身體是不能自製所需的維他命C,所以一定需要外來補充身體的不足。相信每個人從小已時常被家人提醒要多吃蔬菜生果,因為除了可以攝取纖維外,還可令身體吸收足夠的維他命C。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食物標籤獨欠基因改造 生機飲食路途仍漫漫
在一連串食物安全危機推波助瀾下,消費者對食物的要求大幅提高。除了產品的營養資料,有機產品在近年亦成為健康飲食的新賣點。
撰文:周婉蘋(綠色和平食物安全項目主任)

混合藥美白針危機重重
科技進步,醫學美容應運而生,這幾年美容界流行的已不是從前的按摩保養,而是動人心弦的光子嫩膚。 一間間標榜醫學的美容院如雨後春筍開遍全港,除了提供必然的光學美容保養外, 也有提供其他界乎於美容和整容之間的服務。 近日討論最多亦最令人關注的是美白針。
撰文:Donna
[內容]親子同樂

白花蛇舌草
在普羅大眾眼中,中醫中藥與西醫西藥最大的分別,多是前者養生,後者治療。 所以中藥屢屢是作為調理進補的選擇。 但是在中藥裡也有不少藥物主要用來清熱解毒,或用高劑量來對付腫瘤。其中最著名的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及金線蓮等等。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中醫論睡眠之一 中醫三個睡眠學說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由來尚矣。 滄海桑田,人類生活習慣幾多變遷,但佔生命三分之一的睡眠卻始終無法更換。 晝醒夜眠,環周不息,往來無窮,從而成就其勃勃生機。 失眠日久,對人的身心健康影響甚巨。夜間無限往事湧上心頭,欲罷不能,心情煩躁,難以入睡。白天頭昏腦脹,精神不振,肢體懶惰,納穀不馨,甚則頭腦昏憒,思維遲鈍,記憶減退,意志消沉,急躁疑怒,性格孤僻,形成惡性循環,而發展成情志重症,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撰文:虞慶芳(註冊中醫師)

惡夢不再 春天重來
天氣如女人心情,是耶?非耶?文明世界,此說犯了「性別定型」罪,肯定不對。天氣雖變幻莫測,但不可與性別、宗教、種族,扯上關係,帶貶意關連,更是不可。
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內容]君子之誅 現代少正卯
政敵遭明殺、暗殺,自古有之,今有美國的甘迺迪、巴基斯坦的貝羅齊爾,都是與政治有關聯而被殺的,可見政治之骯髒、人心之蠱惑。 以下一段說孔子當政時的記載,不論事件真偽,都值得為政者參考。
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學會會長)
[內容]病人應公平享有接受治療的權利
世界各國有各自的醫療制度,每個制度都有其好處,亦有其弊處。在香港的醫療制度中,醫院管理局參與當中的一大部分,很多市民都會到醫院的專科門診看病及取藥。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醫院管理局 開展「潔手護民康」運動
醫院管理局公布在全港公立醫院開展「潔手護民康」運動。香港是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六個潔手評估地區中,首個全面在公立醫院推廣潔手運動的地區。
撰文:醫院管理局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