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新世紀文明病--暴食與厭食
ISSUE 80
2008年1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新世紀文明病--暴食與厭食
有賴於健康知識不停的推廣,我們對進食失調的了解比從前多,對這幾年屢屢發生於娛樂圈和名人界的厭食症並不陌生。 厭食症,使我們想起去世十年曾經患過厭食症的英國皇妃戴安娜,或是近一點,2006年及2007年,幾個年輕女模特兒因患厭食症,死於營養失調。
撰文:Donna 鳴謝:胡倩婷(臨床心理學家)


談對食物的愛與怕
社會上標榜瘦即是美,因此不少女性都會追求纖體。然而減肥風愈吹得熾熱,進食失調如厭食症、暴食症似乎便愈見嚴重。這些進食失調的問題屬於精神病類別,對健康的影響嚴重。
撰文:劉立儀(身心營養顧問註冊營養師)


治療進食失調 藥物、心理、營養三管齊下
在今天的香港,當打開任何一份娛樂雜誌,不難發現一個現象: 大部分的廣告不是關於美食推介,就是纖體瘦身的宣傳。「食得好,瘦得到」彷彿就是今天社會裡的一種生活成就。受著傳媒不斷的追捧,「瘦就是美」的概念已根植在人的價值觀裡。
撰文:張崇德(藥劑師)


為進食失調患者穿針引線
2008年2月24日至3月1日為國際進食失調關注周,提醒國際社會關注日趨流行的進食失調症。 進食失調雖然只發生在個人身上,但是造成的影響卻往往牽涉到家庭的層面, 父母、伴侶、朋友及其照顧者所承受的壓力亦不低。
撰文:Donna





演化角力賽 Round 4:人類VS煙酒(下)
人類是大自然一部分,與我們共同演化的有各種微生物、病毒、細菌、寄生蟲、毒素…… 。我們居住的地球更是充滿危機,隨時引發災難。在天擇的洪流中,人類無時無刻都要面對威脅,與自然界的力量拼個你死我活。
撰文:麥煒和醫生(腦神經科專科)


艾滋交叉點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 2007年的世界愛滋病日不再是西方紀念日,中國政府明顯高調處理這個特別日子,連帶香港電視台亦播放特輯,畫面所見的有領導人和愛滋病(內地稱艾滋)者握手問好,網上有頗詳盡的流行病及治療數據。
撰文:李瑞山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傳染病學講座教授)


中央靜脈置管術
在中央靜脈置入導管是臨床上極為重要的血管通路,通路可讓輸送液體及藥物進入身體, 及測量中央靜脈壓力。 置入的位置可以是鎖骨下靜脈、頸內靜脈、股靜脈或肘靜脈。
資料提供:溫兆康醫生(心臟科專科)





美國從中作梗 對抗全球暖化路途崎嶇
為了對抗日益加劇的全球暖化危機,各國政府終於2007年12月在印尼峇里舉行的氣候變化峰會內,同意就《京都議定書》第二階段的溫室氣體減排協議,展開為期兩年的談判。
撰文:楊凱珊(綠色和平氣候及能源項目主任)


「食得養生」貴乎五六七
一般市民對「養生之道」的感覺,就好像遠方的燈塔、深奧的海洋,虛無而縹緲,只是中醫師口中的一個淵博名詞。 其實「養生」是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近在咫尺,視乎你我實行與否。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氣候變化 我們覺得天氣更熱 貧窮人卻水深火熱
氣候變化成為愈來愈「熱」的話題,上月底立法會便就對抗氣候變化進行動議辯論。 12月3至14日,百多個國家的官員聚集印尼峇里島,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會議上商討如何減排溫室氣體和協助貧國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禍害。 香港人究竟可以做甚麼?
撰文:樂施會


香港牙膏並未含有「二甘醇」
2007年6月初,中國製牙膏被揭發含可致命化學毒物「二甘醇」後,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即警告消費者棄掉所有中國製牙膏。本港有售的中國製牙膏是否安全?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長期病患與情緒健康
焦慮症及抑鬱症是常見的情緒病。 在長期病患者當中,病發率一般為20至30%,比一般人的10%為高。為何長期病患者會較容易患上這兩種疾病?
撰文:熊德鳳(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註冊社工)


健康心靈





治咳良藥--天門冬
天冬是一種常用的民間中藥,唯其普遍程度卻不像淮山杞子那麼令人瑯瑯上口,所以常被忽略。 據中醫典籍所述,天冬養陰潤燥,清肺生津,對陰虛熱咳,非常有效。 而現代科學發現天冬更有抑制細菌的功能。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內容]

肺為五臟之天
《靈樞‧九針論》說: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 《醫學入門》說:「肺系有二:一系上通喉嚨……一系自心入肺兩大葉間……」、「形似人肩,又如磬懸於五臟之上,而為華蓋。」 《類經圖翼》說:「肺葉白瑩,謂為華蓋,以覆諸臟,虛如蜂巢,下無透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 其位置、形態、結構的描述與西醫的肺基本一致。
撰文:虞慶芳(註冊中醫師)





素食醫院
錢作怪,是人類常態。 錢是權,用得出位一點是彰顯權力。 於是用錢將珍禽異獸、名貴葷餚放上飯桌, 正是權力的表現。
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內容]

小狗濫擦鞋
古時有個縣官甚愛狗,一日,遇見一隻乖巧流浪狗, 縣官將牠帶回府中訓練來辦案。 狗善聽使喚、通人性、分善惡,專咬有惡行之人, 縣官以「狗咬」依據來判斷人的好壞,狗咬誰縣官就判誰有罪, 縣官也因此而得「狗官」的美名。
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

同心協力 推行醫生工作改革
醫管局所倡議的醫生工作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切合醫管局實況的改革措施,以減輕公立醫院醫生的龐大工作量和紓解醫生工作時間冗長等問題。
撰文:張偉麟醫生(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