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健康聚焦--糖尿病
ISSUE 79
2007年12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健康聚焦--糖尿病
剛過去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說起糖尿病,全球醫療界無不關注。 但是有多普遍?大家不妨看看客觀的數字統計。 根據國際糖尿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2006年公布, 全球每年約有320萬人死於糖尿病的併發症。現時全球的糖尿病患者約有2億人, 估計到了2025年,即是大約18年後,全球糖尿病患者將升至3億3千3百萬。 將來,糖尿病會不會和感冒一樣普遍?
撰文:Donna 鳴謝:陳穎斌醫生(糖尿及內分泌科)


解構糖尿飲食治療
患了糖尿病要戒口幾乎是人所共知了,但是許多人對「戒口」的學問並不了解,有時不需要戒的卻盲目戒,而該戒的卻又不戒。 若是不明白糖尿病到底要戒甚麼,應向營養師諮詢飲食治療的原則,免事倍功半。
撰文:劉立儀(身心營養顧問註冊營養師)


治療糖尿病的目標
患了糖尿病固然不幸,慶幸是在醫學發展一日千里的今天,處理糖尿病除了嚴控飲食,藥物的選擇也不少。不過要把疾病控制,病人的積極參與和對待疾病的正確態度也很重要。
撰文:Donna 鳴謝:陳穎斌醫生(糖尿及內分泌科)
[內容]

糖尿病新藥治療
二型糖尿病的出現與生活習慣及先天遺傳有關,若是飲食治療及生活習慣改變不能改善糖尿病,就需要藥物控制。 近年糖尿病藥物有長足的增加,病患者在藥物使用上也有較多的選擇。
撰文:賴愛倫(藥劑師)


糖尿病藥物一覽





演化角力賽 Round 4:人類VS煙酒(上)
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與我們共同演化的有各種微生物、病毒、細菌、寄生蟲、毒素…… 。我們居住的地球更是充滿危機,隨時引發災難。在天擇的洪流中,人類無時無刻都要面對威脅,與自然界的力量拼個你死我活。
撰文:麥煒和醫生(腦神經科專科)


胃潰瘍元兇 為何延宕四分一世紀?
200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是兩位澳洲專家Robin Warren和Barry Marshall,他們憑藉細心觀察和鍥而不捨的精神,最終證實幽門螺旋桿菌是胃潰瘍的元兇,打破多年來胃酸引致潰瘍的理論。 由於全球患潰瘍的人口眾多,幽門螺旋桿菌也搖身變成全球首屈一指的致病細菌。
撰文:李瑞山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傳染病學講座教授)


肝臟活組織檢查--病人須知
當病人被確診患有肝臟疾病時,醫生通常會要求病人進行多種檢查,以確定疾病的原因和嚴重性,其中一個檢查就是肝組織檢查(Liver Biopsy)。 在進行的過程中或會有一點痛楚,所以常會使用局部麻醉藥物。
資料提供:溫兆康醫生(心臟科專科)





把握契機 管制電廠溫室氣體排放
世界銀行今年七月發表的《印尼與氣候變化》報告顯示, 印尼因大量伐林而晉身世界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國。 《京都議定書》將在2010年完結,各國領袖會於今年十二月在峇里召開氣候峰會,商討新一輪的溫室氣體減排協議。 世界各國已經行動起來,思索各種對策紓緩氣候變化。香港,又在哪裡?
撰文:楊凱珊(綠色和平氣候及能源項目主任)


都市人不可不知腰背痛
人類是萬物之靈,能夠頂天立地,挺著胸堂,昂首闊步行走。 正正因為人類是利用雙腳步行,與其他動物有分別,使身軀可以靈敏地直立移動,但卻因而加重了腰背部的負擔和腰椎的壓力,這使不同年齡、不同體形、不論任何民族背景的人,差不多都有患「腰背痛」的危機,影響甚廣,是現今極大的國際性醫療問題。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嚴重蛀牙幼兒一次被脫8隻乳齒(下)
3歲小朋友被脫去8隻乳齒之後,牙科醫生為他矯齒,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小朋友的情況已有改善,可望小朋友在成長的歲月,牙齒生長的情況將有顯著的進步。
撰文及資料提供:楊幽幽醫生(牙科)





感冒來了!


糖尿病--足部神經病變
醫院管理局九龍中聯組發現,於五百多名糖尿病者中,近一成出現足部感應問題。 為甚麼足部會出現感應問題?出現了感應問題,又會帶來甚麼後果?
撰文:劉寶琳(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註冊護士)





中醫--心病論析
若是以西醫論,心是心臟,是循環系統,思考、感情、意志等歸於腦。 中醫常說心主神明,顯見在中醫學裡,「心」的定義與西醫並不等同。 《素問‧靈蘭秘典論》:「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可見在古代中醫學 「心主神明」,心與腦相輔相成,與西醫心與腦各具不同功能差異頗大。
撰文:虞慶芳(註冊中醫師)


骨質疏鬆備受女性忽略
大概所有注意健康的人都知道,癌症和冠心病是現在人類的兩大殺手, 其中以癌症對人類健康的損害尤大。 對於女性來說,除了癌症和冠心病,其實還有一個很有影響性的疾病, 就是骨質疏鬆。
撰文:Kit
[內容]

對抗暗瘡的藥物與生活習慣
暗瘡又叫做粉刺、青春痘、痤瘡,最常出現於發育期間的年輕人身上。 其特點在於面部和胸背出現針尖或米粒大小的皮疹或黑頭,如果稍加擠壓,可能擠出粉渣般的物質。 初起暗瘡時只如芝麻般大小,顏色與膚色相同或偏紅;嚴重者暗瘡會擴大成黃豆般大小,呈暗紅色,消褪後亦會留有疤痕。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內容]




醫療融資是利益分配
政府再放風聲,醫療融資方案將於明年初出台,並被動泄漏供款方案:月入$8,000者,須開始強制供款,儲蓄供款率是入息的1至3%。 儲蓄的供款在供款者年滿65歲便可用來支付醫療費。 除非患上嚴重疾病,供款人65歲前不得動用該筆款項。
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內容]

維民所止
文字獄,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政治現象,是君主或專制獨裁權威, 加諸文學創作的嚴酷迫害行為,亦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文字獄多是無中生有,造謠陷害, 有的牽連成千上萬的人受害,案例多不可數, 較著名的溯源於明清兩朝,以雍正時期尤烈。
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學會會長)
[內容]

電腦化系統助監控糖尿「ABC」
糖尿病屬長期病患,需要密切監察病情。 一般病患者會明白遵照醫生囑咐、定時服藥、嚴謹戒口及進行適量運動的重要,但未必知道監察糖尿病三項指標能有效控制病情。
資料提供:醫院管理局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