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不容忽視的流行病丙型肝炎
ISSUE 74
2007年7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不容忽視的流行病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一種經血液傳播的疾病,慢性丙肝可致肝臟慢性炎症及纖維化,部分患者更可發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癌。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丙肝病毒感染率為3%,估計約為1億7千萬,每年新發丙肝病例約為3.5萬宗。丙型肝炎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和公共衛生問題。
撰文:Donna 鳴謝:陳力元醫生(中大肝臟護理中心主任)


丙型肝炎檢測與治療
肝臟是人體內的一個重要器官,就如一個執行數百種維持生命活動的化學物工廠。肝臟其實是一個奇妙又忠心的器官,就算只有一小部分的肝臟,它仍然運作,亦可以維持執行多種功能。
撰文:張崇德(藥劑師)


丙型肝炎用藥一覽


生命最後的抉擇
對新生命,我們熱切歡迎;對死亡,卻迂迴逃避。在中國人的社會,死亡更是忌諱,非不得已,總不想提。但是,有沒有想過,當步入生命的末段,對自己的生命無能為力時,誰可以參與你的治療決定?早死不如賴活,還是要活得有質素有尊嚴?還需由自己來抉擇。
撰文:Kit


冠狀動脈血管成形術(通波仔)
冠狀動脈血管成形術是一種用來治療心臟冠狀動脈栓塞的手術,俗稱通波仔,手術是利用心導管探入冠狀動脈裡,使用球囊(亦即是波仔)把積聚於血管內的塊狀血栓壓開,使血液流通。然而,擴張了的血管可能會因脂肪積聚再度收窄,所以大部分病人需要植入「支架」來保持血液暢通。
撰文:溫兆康醫生(心臟科專科)





以演化醫學剖析近視的成因
人類創造文明的同時,也創造了疾病。現代人生活窮奢極侈,所有習性已跟自然生態完全脫軌,我們對地球資源更是需索無度,因此,前所未見的疾病,不斷在文明社會中湧現。
撰文:麥煒和醫生(腦神經科專科)


重新定位
五月下旬,我到新奧爾良出席科學研討會,主題是探討在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範疇如何有效 應用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一位講者提到百多年前John Snow的事蹟,認為他是以地理原則追蹤傳染病的先驅,是地理信息系統在公共衛生研究始創者。有趣的是,John Snow在醫學界早已被尊稱為流行病學(Epidemiology)之父,同一個人被認定是兩個學科的鼻祖,有點不可思議……
撰文:李瑞山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傳染病學講座教授) 插圖:彭德婷


子宮頸癌疫苗
子宮頸癌是世界第二號婦女癌症殺手,而在香港,子宮頸癌在女性最常患的癌症中位列第四,情況不容忽視。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內容]

過敏--仔仔惹的禍


珠穆朗瑪峰尋全球暖化蹤影
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今年已先後發表三份報告,警告全球暖化引發的反常氣候,將在本世紀內令數以百萬計人面臨食水短缺、飢荒、洪水、瘟疫等威脅。這些言論仿似駭人聽聞,實情究竟又如何呢?綠色和平派出考察隊實地考察珠穆朗瑪峰及黃河源地區,公布了青藏高原冰川消融的圖片和影像,證明專家的警告並非危言聳聽。
撰文:楊凱珊(綠色和平氣候及能源項目主任)


突發癱瘓 卻不是中風
上星期三早上,一位中年男士被家人送到急症室掛號,主訴前兩天開始感到四肢無力, 走路愈來愈吃力,雙臂連想要拿一點東西都有困難,幾乎達到癱瘓的程度。
撰文:李啟偉醫生(台灣義大醫院急症室)


探討脊科醫療的成效
香港的醫療系統正在轉變中,發展更多元化,更國際化,政府在過去的短短十五年間由原本承認兩個註冊醫療體系--西醫和牙醫,現增加至四個獨特的註冊醫療體系,就是西醫、牙醫、脊醫和中醫。在這四個醫療體系中,對香港人來說脊科醫學是比較新穎的醫療科目。筆者希望藉著這篇文章,使讀者了解這個具有百多年歷史背景的科目。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認識牛皮癬與牛皮癬關節炎
牛皮癬(Psoriasis)及牛皮癬關節炎(Psoriatic Arthritis)是相關的疾病,成因是先天免疫系統失衡,以致身體內的T淋巴細胞出現免疫連鎖反應,攻擊自身皮膚細胞而引起。 在亞洲區,每一千人約有0.5至1人患上牛皮癬,女性與男性的比例大致相同,大部分患者約在30至50歲時發病。而牛皮癬關節炎是一種伴隨牛皮癬的慢性、炎性關節炎。此病並無傳染性。
撰文:梁盈盈醫生(銀屑護關會顧問) 鳴謝:香港風濕病基金會及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


口腔矯治器
本刊上期已經詳細介紹了睡眠窒息症的致病原因及治療,在治療法中,其中一項是使用口腔矯治器(牙膠)。有些讀者也許不明白為何牙膠可以治療睡眠窒息症,今期,我們會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牙膠的使用及其治療原理。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中醫學對體質的認識
體質,是指人類個體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遺傳性和獲得性因素所決定的表現,在形態結構與功能上的相對穩定的特性。按中醫學的說法,所謂體質,就是機體因臟腑、經絡、精氣、陰陽等的盛衰偏頗而形成的素質特徵。
撰文:虞慶芳(註冊中醫師)


解暑要藥藿香
地球變暖,天氣愈來愈熱,五月時天文台已經發出酷熱警告,我們不禁擔心,七、八月酷暑之時,該怎麼辦?要改善天氣,還需要多方努力,但是保持身體健康,免暑氣入侵,也許可求助一下藿香。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剝削小市民的可恥報告
以陳德霖為首的智經研究中心、醫療研究小組發表「香港未來醫療發展及融資初步報告」,融資建議新瓶舊酒,重提楊永強心頭好--強制醫療儲蓄。陳德霖現已貴為特首辦主任,在政府轉屆前夕提出方案,為新政府鳴鑼開路意圖,呼之欲出。
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內容]

現代桃源:不丹
《老子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

強化監控 減低風險
人類感染禽流感個案在全球多個地區不斷發生,至今造成過百人死亡,情況令人關注。 雖然我們不可能預知大型疫症何時突然侵襲,但必須於疫症初期堵截其蔓延,對可能爆發的人禽流感作出更全面的準備。 過去幾年,公立醫院增設超過一千四百張隔離病床,確保一旦有傳染病爆發時,能迅速應變,減低傳染病帶來的傷害。
撰文:醫院管理局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