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潛伏的殺手 睡眠窒息症
ISSUE 73
2007年6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潛伏的殺手 睡眠窒息症
睡眠窒息症是個很常見的病症,患者愈來愈多,因為沒有即時危險,所以常為我們所忽略。睡眠窒息症可算是個現代病,與肥胖有直接關係,更可能併發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及中風,患者多為中年過重的男士,女性亦為數不少。
撰文:Donna 鳴謝:葉立信醫生(仁安醫院呼吸系統專科顧問醫生)


打鼻鼾怎麼辦?
睡眠時有沒有打鼻鼾是朋友之間的秘密,除非是一塊兒去旅行,還要住在同一房間內,才會原形畢露。不過,如果真的是會打鼻鼾的話,那麼不但對於枕邊人是一種騷擾或是一種折磨,還會影響與伴侶之間的感情。更甚的是引發其他病症,影響健康,甚至危害自己寶貴的生命。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睡眠窒息症非不治之症
睡眠窒息症其實相當普遍,可達人口的百分之二至四,以年長男性居多。睡眠窒息症至今仍沒有任何有效藥物治療,首選治療計劃是使用「連續正氣壓睡眠機」,其他治療方法有使用牙膠及外科手術等。患者在日常生活及使用藥物方面均需格外小心,以免發生意外。
撰文:陳碧琪(藥劑師)


營養補充劑之維他命(下篇)
在上一個世紀,人們雖然剛開始認識維他命,但是由於當時一般人飲食較均衡、生活較簡單、較多勞力和接觸大自然,而環境污染亦不算嚴重,維他命只被視為一種補充劑,只會在身體缺乏時才需要服用,一般人在飲食中基本已經可以攝取足夠。
撰文:張崇德(藥劑師)


冠狀動脈造影檢查術
對於手術,或大或小,因為具創傷性,病人都會心存畏懼。只因為我們對手術的風險和進程都沒有足夠的了解。從今期開始,溫兆康醫生會為我們闡釋一系列較常見的手術過程、手術前需注意的事項和相關的病症。今期率先為大家介紹的,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冠狀動脈造影手術。
撰文:溫兆康醫生(心臟科專科)





超級細菌
人類創造文明的同時,也創造了疾病。現代人生活窮奢極侈,所有習性已跟自然生態完全脫軌,我們對地球資源更是需索無度,因此,前所未見的疾病,不斷在文明社會中湧現。
撰文:麥煒和醫生(腦神經科專科)


魔疫紅潮
五月上旬,媒體多次報道有毒扇貝流入香港市場。政府專家和學者均警告市民暫時不要吃扇貝和其他雙貝類海產,其所含的麻痺性貝類毒素,可導致嚴重後果!這令我想起月前看過的電影「魔疫」……
撰文:李瑞山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傳染病學講座教授)
[內容]

G6PD=缺乏酵素=蠶豆症?
曾經聽說,別人的小孩有一種遺傳病叫「G6PD」,又有人說是「缺乏酵素」才對,其實甚麼是「缺乏酵素」?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內容]

了解兒童心理健康


鎢絲燈泡威脅我們的安全?
飯桌和書桌上的鎢絲燈泡,伴隨很多人成長,也幫助很多貧苦大眾學習和工作。可是這個超過125年歷史的人類發明,近年竟為我們的自然環境「添煩添亂」。有沒有想過,將鎢絲燈泡換成慳電膽,竟是挽救氣候的第一步?
撰文:李育成(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頭頸部放射治療前後的口腔護理
當知悉患上了癌症,病人已經是十分擔心了,如果還加上以往沒有好好理會牙齒健康,沒完沒了的牙齒問題就會接著來煩擾了。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體育教育是健康社會的關鍵
從「灣仔區健康脊骨展活力」有關活動的報道,大家都清楚了解香港長者腰膝毛病之多。其實,如果腰膝病患數字長期持續高企,除了苦了患者外,整個社會亦會負上重大的承擔。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心裡的計時炸彈
據衛生署於2005年的死亡統計數字顯示,每年死於心臟病約有5922人、腦血管病則約為3495個案,每天約有25人是死於心血管疾病。近年到醫管局轄下醫院求診的心臟病人有年輕化的趨勢,年齡20至40歲的病人數目正不斷上升。而其中大部分個案均屬於冠心病,需要接受「通波仔」或「搭橋」手術。
撰文:黃麗芬(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註冊社工)





讓我們一起認識中醫學
現在我們中國人大多將中醫學稱為中國的「傳統文化」, 與京劇一樣屬於我們的國粹,醫學界的許多人士也多附和這一說法。中醫學在外國人眼裡也多是與京劇一樣的中國傳統文化,外國留學生來中國學習中醫學,也多是將其作為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來看待,並非將其作為一門醫學科學來學習。這也許反映了中醫學目前的窘境。
撰文:虞慶芳(註冊中醫師)





談性無害 談性有理
中大學生報「情色版」因調查讀者對性愛看法,包括「最想和甚麼動物做愛」等,引來軒然大波。 衛道之士、保守基督教組織投訴至影視處,結果,該報今年二、三月號被淫褻物品審裁處評定為「不雅」,學生報編委有被檢控之虞。同一事件,亦引發社會人士力挺學生無罪,情色有理。
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內容]

專業壟斷
我們為甚麼有病要看醫生,因為醫生受過長時間的專業訓練,對治病掌握了技術與知識,這不可說醫生是專業壟斷,正如我們不會隨便選擇一位只會聲稱能治病的術士看病一樣,這是一項選擇。
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

和衷共濟 改善醫生工作環境
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醫院管理局相信透過重整工序、人手調配及服務模式改變等措施,可以改善現時醫生連續長時間工作及候召當值的情況。
撰文:醫院管理局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