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UE 69
2007年2月號
編者的話 [內容]

現代女性為何多脫髮?
脫髮,可說是大問題,也可說不是問題。不是問題是因為脫髮只會影響儀容外觀,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但是,脫髮會影響自信,使個人形象低落,在心理上所造成的影響不可估量。「女人的一半在頭髮」,可見頭髮之於女性是如何重要。當每天掉的頭髮過百條時,便不能漠視它的成因及可能帶來的結果。
撰文:Donna 鳴謝:黃世祥醫生(香港浸信會醫院皮膚及激光中心主任)
當妳掉頭髮的時候……
自從幾年前流行染髮、負離子直髮、油離子曲髮……再加上瘦身熱潮,漸漸愈來愈多年輕健康女性受脫髮困擾。大部分受影響女士多是髮質不良、頭髮較稀疏,未致全禿,所以多會自行購買防脫髮洗頭水、護髮素、護髮精華,甚至口服補充劑來使用,所費比沒標榜具防脫髮功能的產品昂貴幾倍,但是否物有所值?消費者委員會在《選擇》月刊第361期(2006年11月15日)便提出市面不少防禿、防脫髮及生髮產品的效果令人成疑。其實引致脫髮的成因很多,要了解產品的成分才可知是否正確對症下藥。今期我們會介紹治療女性脫髮的註冊藥物及探討市面暢銷的防脫髮產品之成分。
撰文:陳碧琪(藥劑師)
藏精養血防髮落
為解決脫髮問題,不少人會求助於中醫中藥。中醫中藥在治療脫髮講求身體整體的平衡,尤其重視調補腎功能與血供養。「腎藏精,其華在髮」,「髮為血之餘」,在在說明了中醫治療脫髮所針對的重點。
撰文:Kit 鳴謝:潘兆薇中醫師(香港浸信會醫院中醫診所)
愛惜身體 愛惜關節
據估計,全球有超過五億人口罹患關節炎,其中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超過1700萬,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則接近二億。嚴重的關節炎會影響活動,是導致殘障的原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將2000至2010年定為骨骼關節十年,並將每年的10月12日定為國際關節炎日,希望提高全球對關節炎的重視與了解。
撰文:Agnes

恭祝「年年有魚」
某大超級市場售賣稱為「鱈魚」的「油魚」,導致十多人腹瀉。專家認為兩者無從分辨,家庭主婦自然更無所適從。另外,去年聖誕前媒介廣泛報道日本爆發諾沃克病毒個案, 有建議香港市民少吃魚生,一下子吃魚變成高危活動,究竟是危機再現,還是又一次杯弓蛇影?
撰文:李瑞山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傳染病學講座教授)
古今十大飲食習慣回顧(下)
人類創造文明的同時,也創造了疾病。現代人生活窮奢極侈,所有習性已跟自然生態完全脫軌,我們對地球資源更是需索無度,因此,前所未見的疾病,不斷在文明社會中湧現。
撰文:麥煒和醫生(腦神經科專科)
迎新春 大掃除
凍死人!
近日天氣突然轉冷,前天大清早急救隊把一位倒在路邊的病人送來急症室,進入急救室時病人已處於深度昏迷,心搏過慢,血壓亦量不出來……
撰文:李啟偉醫生(台灣義大醫院急診部急救中心主任)
頸部揮鞭樣損傷
頸部揮鞭樣損傷(Whiplash Injury)是一個綜合的病名,用來形容頸部受傷的特殊症候群。除了翻譯為「頸部揮鞭樣損傷」外,還有「馬鞭抽式創傷」、「頸部鞭打症」、「揮鞭樣損傷」、「創傷以後的脖子痛」……等譯名。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也來說戒煙
自從2007年1月1日開始,政府立法在大部分公眾場所禁止吸煙。禁煙在社會上引起一定的回響。當然,筆者不會在這裡談論禁煙的問題,卻希望在禁煙的同時,談一談戒煙的方法。
撰 文: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內容]木糖醇對人有害嗎?
幾個月前有報道木糖醇(曬駱駝)引發狗隻肝臟衰竭而至死亡,報章刊登了很多資料, 其中有一些重點,應該多加解釋,使市民大眾能清楚明白。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傷心的A型人
陳先生今年47歲,是公司的財務部主管。他不吸煙,不喝酒,沒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心血管病家族遺傳記錄。今年的身體檢查結果顯示他血壓稍高,兼且低密度膽固醇指數(3.7mmol/L)比正常(3.4mmol/L)偏高,現時主要用飲食控制,毋須服藥。
撰文:黃麗芬(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社工)

生命的實質
現代社會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令人們愈來愈熱愛五彩繽紛的生活。然而,面對有限的生命和流水般的歲月,卻不免有一絲惆悵,年輕人為無法挽留的匆匆青春而感慨,老年人更是在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嘆息,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熱愛自己的生命,但是你真正在愛惜生命嗎?如果你沒有了解生命的實質,你就不知如何去愛惜它,保護它。
撰文:虞慶芳(註冊中醫師)
天然牛黃價黃金
中醫藥在清熱解毒的範疇上可說是獨樹一幟,而用於清熱解毒的藥物亦不勝枚舉,其中最為著名或是最深入民心的應算「牛黃解毒片」。那麼大家可知「牛黃」是甚麼?牛黃,來源說來並不矜貴,而事實上卻是價比黃金。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比死更難受
午夜徘徊於夢與醒之間,不覺靈魂出竅,離地飛升,遊走全球。到達A城,赫然發現全城蟻民拉肚子,售賣廁紙小店其門如市,公廁大排長龍。如此稀世奇景,豈能錯過?
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內容]時間圖騰
宇宙起源是個老古的問題,宇宙學更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學科,每個年代的科學家都描繪他們對時間與宇宙起源的圖像;從亞里斯多德到托勒密、哥白尼、伽利略已討論了2千多年,科學家好像是刻劃時間圖騰的藝術家。
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急症醫學新角色
公立醫院急症室的急症科住院服務,在2007年1月17日已率先於伊利沙伯醫院及屯門醫院兩間醫院推行。醫管局計劃在未來一至兩年,陸續將服務推廣至所有急症醫院。
撰文: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部門主管何曉輝醫生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