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UE 68
2007年1月號
編者的話 [內容]

退化中的眼睛
世界衛生組織把黃斑病變列為致盲第三號殺手,但是,黃斑病變究竟是甚麼病,相信許多人都不太明白。黃斑病是眼睛退化性眼疾之一,除此之外,成年人頭號致盲殺手青光眼及因退化而出現的老花、乾眼症、飛蚊症及白內障也在在威脅著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的世界由色彩絢爛變成一片漆黑或是白霧茫茫。
撰文:Donna 鳴謝:周伯展醫生(眼科專科)
誰不要戴眼鏡!
常常說,眼睛是靈魂之窗,可見眼睛的重要。但是,我們對眼睛的保護和了解卻明顯不足,有些人戴眼鏡講求外觀多於功用,也有些人為了美觀而不願戴眼鏡。凡此種種,都是把美麗放在眼睛實際需要之上。其實,視力有問題必須矯正,而且當人到中年,誰不要戴老花鏡!視光學技術的進步已經使我們在重視外觀之餘兼顧了眼睛的需要。
撰文:Donna 鳴謝:胡楚南教授(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創會會長/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系兼任教授)
退化性眼疾的治療
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由於退化而出現的疾病愈見普遍。身體各個機能都會出現退化,眼睛也不例外。退化性眼疾更是各個發達國家的致盲成因。
撰文:張崇德(藥劑師)
美麗內望 光學美容與射頻拉皮術
醫學美容愈來愈受到重視。現時,一些空泛的宣傳字眼已不能哄騙注重科學實證的知識型消費者,講求科研的美容產品與服務逐漸主導市場,所以我們會看見現時的美容產品宣傳已經轉型為標榜科技的進步與物質實驗的成功。
撰文:Agnes 鳴謝:何榮潤醫生(整形外科專科)

古今十大飲食回顧(上)
人類創造文明的同時,也創造了疾病。現代人生活窮奢極侈,所有習性已跟自然生態完全脫軌,我們對地球資源更是需索無度,因此,前所未見的疾病,不斷在文明社會中湧現。
撰文:麥煒和醫生(腦神經專科)
動物世界 那麼近這麼遠!
每次乘坐地鐵,總被一個聯合國機構廣告牌的字句所吸引:「全球有三千萬人感染麻疹,每年四十萬兒童因而死亡。」麻疹殺傷力大,在發展中國家幾乎無人不認識。曾幾何時,麻疹是我們社會的一部分,上一代不是曾教導過要「出過麻」才會長大嗎?通過多年普及疫苗注射,麻疹不再是必然。有沒有想過,麻疹其實是動物傳染病!
撰文:李瑞山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傳染病學講座教授)
看電視 大近視!
聖誕老人今年還會來!
作為醫生,怎樣才最有滿足感?是白袍加身的與別不同,還是作為特別專業人士而感到無限榮寵?每個醫生對滿足感的要求不盡相同,但病人摯誠的感謝似乎比虛無的讚譽更能激動人心。
撰文:李啟偉醫生(台灣義大醫院急診部急救中心主任)
從假日長途旅程講起……
旅行是一件賞心樂事,對香港人來說都已經成為慣常的生活情節。尤其現今世代的航運發達進步之際,到世界每個角落都愈來愈方便,聖誕節及農曆新年的假期更是港人遠遊的高峰期。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高爾夫球運動系列(V)
高爾夫球運動跟所有球類運動一樣需要鍛鍊腿及足部肌肉才能在球場中勝過以往的自己及對手!一般的業餘高球員會花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時間去練習揮桿及強化上身肌肉的運動,因為他們覺得如果上身的肌肉鍛鍊得強壯,再配合好的揮桿技巧,便能打出好球來,令球友或對手驚訝。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汪家智(註冊脊醫)
藥物過敏
藥物過敏,就是吃了或是塗搽了或是注射了某種藥物之後所引起的過敏反應。理論上,任何藥物都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較常見的為抗生素、胰島素、阿士匹靈及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內容]矯齒前應注意的事項
矯齒一般需時數個月至一年多,病人往往會出現很多疑問,事前充分的考慮及在矯齒期間適當地處理問題十分重要。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甚麼是體適能?
香港人普遍都注重健康,但怎樣才算健康?擁有模特兒身材是否最Fit?沒有生病又是否代表健康呢?
撰文:侯展鳳(香港復康會註冊物理治療師)

中國傳統用膳的十大平衡(下)
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因素之一。據統計,每人每年的平均食物消耗量達一噸之多。人之所以能夠維持生命、工作、思維,都是依靠食物中的營養供應。
撰文:虞慶芳(註冊中醫師)

一如氧氣的天星碼頭
對天星碼頭一向沒有多大感覺,但卻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好像氧氣一樣,人不會感覺氧氣存在,直至可吸的氧氣突然消失,無氧而導致窒息的感覺,才立時使人再次認知氧的存在,甚至是關乎生死的重要。
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內容]香港之最難
唐李商隱詩《賈生》,為賈誼懷才不遇鳴不平:「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按司馬遷《史記》說:賈誼剛入朝廷,為漢文帝出謀劃策,文帝多項法令,都依他的主意辦,不能算不受重用。一言以蔽之,賈誼是為皇帝好;為皇帝好,是不是為天下蒼生好?
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醫管局藥劑服務現代化
公立醫院每年處理超過一千萬的病人人次,而處理的藥物大約二千萬項,加上病人對服務的要求及對藥物的認知需要與日俱增,因此公立醫院藥劑部的工作日益繁重。
撰文:醫院管理局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