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慢性皮膚病--銀屑病
ISSUE 57
2006年2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慢性皮膚病--銀屑病
銀屑病(Psoriasis),俗稱牛皮癬,雖然被稱為癬,實際上牛皮癬並不是癬, 與一般由黴菌感染引起的癬病,如香港腳、股癬等並不相同。 銀屑病是一種慢性皮膚病,因為時好時壞,而又不能完全根治, 常令患病者困擾不堪。
撰文:Donna 鳴謝:馮偉傑醫生(皮膚專科)


銀屑病 中醫的分型與治則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中醫學則稱為白疕,是常見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特徵是出現大小不一的紅斑, 表面覆蓋白色鱗屑,邊界清楚,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但以四肢及頭皮最多見。 銀屑病最令人煩惱的是病程日久,反覆復發,而且頑固難治。
撰文:Donna 鳴謝:梁延熙副教授(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銀屑病內用與外用治療法
銀屑病又名牛皮癬,是一種慢性、經常復發但不能根治的皮膚病,雖不會傳染, 也較少影響內臟器官,可是因有損儀容,給患者帶來生活及工作上諸多不便。 傳統的治療方法副作用甚多,可幸近年隨著基因工程的發展,高科技生物製劑逐漸被研發, 給銀屑病患者帶來突破性的治療方法。
撰文:陳碧琪(藥劑師)


銀屑病用藥一覽表


運動與醫學(上)
醫院管理局健康資訊天地所辦的《健康創繁榮》以打工一族作為對象,透過健康測試及問卷調查,了解他們身體健康與生活習慣。調查由2000至2005間合共訪問13025位香港成年人,發現大約三成成年人是完全沒有運動,間中有進行運動的人約有四至四成半左右,而運動量足夠的只有兩成至兩成半。由此可見,全港大約有八成人運動量不足。
撰文:Donna 鳴謝:許世全教授(醫管局健康資訊天地顧問運動科學博士)


男性乳癌
男性乳癌的發病比較罕見,當出現於年長的男性身上時,往往易被病人忽略。 不幸的是,大多數病人都是直至腫瘤發展至晚期才會就診。在所有乳癌當中,男性乳癌的比例不到1%, 有時還可以併發其他惡性腫瘤,尤其病人家中有乳癌家族史。
鳴謝:溫兆康醫生(心臟科專科)





縮胸手術解決女性大乳症
雖然有不少女性孜孜不斷追求豐胸,但是,做縮胸手術的女性亦有增無減。 有證據顯示,乳房過大容易造成嚴重的生理疾病,乳房下垂的重量更會造成頸部和背部的結構變形, 引起慢性疼痛。 另外,乳房過大會使人產生抑鬱情緒,甚至使人缺乏自尊。
撰文:陳祖鈞醫生(整形外科專科)


沉迷手提遊戲機


止痛藥的認識(下)
服食止痛藥是不是一定要與胃藥同服? 止痛藥是痛時服還是要定時服? 痛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忍忍,不要服藥止痛? 這一串的問題,以下的問與答可以給你答案。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內容]

坐太久也會致命?!
下午3時左右,一位年約30歲的電腦程式工程師因突發劇烈胸痛, 呼吸困難,被同事送到急症室來。
撰文:李啟偉醫生(台灣義大醫院急診部急救訓練中心主任)


飲食+運動 雙管齊下控制膽固醇
心臟病是本港第二號殺手。 心臟病的種類很多,當中以冠心病為最主要的致死原因。 膽固醇超標是冠心病其中一個重要的風險因素。
撰文:胡凱恩(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註冊營養師)


父母不可不知初生孩子的睡眠問題(II)
睡眠是人生的大事,對於小孩子尤其重要。特別在初生的歲月裡,嬰兒除吃奶外,其他時間就是處於睡眠狀態中,這表明了睡眠對嬰兒的健康、心智及生理成長佔著重要的一環。 父母們也會關心寶寶的睡姿,因為姿勢不當會影響嬰兒頭臉的發展,甚至窒息而失去生命。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中風後的情緒病「情緒失禁」及「抑鬱症」
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及精神科學系對香港中風病人患情緒病的情況進行研究, 發現中風病人患抑鬱症及情緒病的比率為17.2%。 中風後抑鬱症對患者的康復速度、身體機能、生活質素、自殺率均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撰文:周惠萍(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註冊社工)


二手煙立法與自律
在醫療團隊內,每個醫護人員都以保障市民的健康為最終目標,對於無辜吸入二手煙而致病的病患者, 惋惜之餘,亦需拿出道德勇氣支持禁煙,希望政府及吸煙人士配合。 至於二手煙是否只對非吸煙者有害?當然不是!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進化遺下的包袱(II)
進化論的主旨是變異、遺傳和天擇。 所有生物(包括人類)都是依賴進化來提升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族群的生存機會, 但進化卻在不知不覺間在我們身體留下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包袱。
撰文:麥煒和醫生(腦神經科專科)





高血壓的形成(上)
高血壓又稱原發性高血壓,是以動脈壓升高,尤其舒張壓持續升高為特點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 本病病因尚未十分清楚,而長期精神緊張、有高血壓家族史、肥胖、飲食中含鹽量過高及吸煙者,發病率較高。
撰文:虞慶芳(註冊中醫師)


附子之母說烏頭
中國古代有多種很著名的毒藥,諸如我們常在武俠小說中看到的斷腸草、 鶴頂紅、三步倒、烏頭、砒霜和見血封喉等等。 不禁懷疑,究竟是不是真的? 一株小小的藥草,果真能置人於死地?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都市十大死因之一自殺?
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表示,本港約有一成人有抑鬱症狀,近十年來專業人士自殺率,大幅上升3.7倍。
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

克雅二氏症與牛肉解禁
由1986年至2000年間,英國牛隻出現18萬例牛海綿體腦病(俗稱「瘋牛症」),高峰期發生於1992年,當年超過37,000牛隻發病。及至1996年,英國出現第一例瘋牛症從牛傳人,引致非典型克雅二氏症。
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內容]

醫院管理局「創見計劃」
即使每日必然會接觸的人和必須處理的例行工作,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加些想像力,便可產生「小改善、大幫忙」的效果。醫管局為鼓勵員工積極發揮創意精神,近期舉辦了一項「創見計劃」讓員工參與,憑著平日的工作經驗,再輔以創作力,將現行的措施或醫療設備加以改善,使病人及員工受惠。
資料提供:醫院管理局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