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時刻警惕大腸癌
ISSUE 49
2005年6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時刻警惕大腸癌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CIRC)在2005年初公佈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現時每年全球被診斷為癌症的患者約1000萬,根據目前癌症的發病趨勢,2020年全球被診斷為癌症病人將會增至1500萬,增幅高達50%。 而最流行的癌症依次為肺癌、大腸癌及胃癌。 在香港,大腸癌的發病率僅次肺癌高居第二位,死亡率則排行第三,其發病率與死亡數字在過去十年一直逐步上升,情況令人關注。
撰文:Donna 鳴謝:梁惠棠醫生(養和醫院腫瘤科內科副主任)
[內容]

大腸癌的基因治療與及早預防
目前,治療癌症主要是手術、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隨著醫學界對基因更了解和更認識,基因治療逐漸成為很多難以根治的疾病的希望。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最近發現了治療大腸癌的嶄新基因療法,期望日後可以用在人類身上。除了致力研究治療癌症的方法,推廣健康教育,使市民對大腸癌認識更多,也是防微杜漸的好方法。
撰文:Donna 鳴謝:王振宇醫生(香港大學腸胃及肝臟科副教授)


大腸癌的化學療法
大腸癌令我記起一個久遠的回憶--疼愛我的叔婆是死於結腸癌的。當年叔婆患病的時候,我仍在外地實習,心想考取專業資格後便即時回來看她。但始終都趕不及。最後一面是喪禮上見的。親友們都在傷感中娓娓道著亡人的生平逸事,當然亦有在患病期間的折騰。媽媽說,其實叔婆已經屙血了一段日子,只是當初並不見痛,沒有留心,到最後發現的時候,癌細胞已經擴散。
撰文:張崇德(藥劑師)


大腸癌化療藥物及方案


急性青光眼可以致盲
青光眼是「眼壓導致視神經萎縮」,又稱為綠內障,是世界各地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某些患了嚴重青光眼的病人,角膜因為水腫退化而變得混濁,呈現青綠色,青光眼因而得名。
資料提供:溫兆康醫生(心臟科專科)


新健康主義--高纖低脂
大腸癌患者的躍升,主要因為飲食習慣傾向高脂低纖,因此,均衡飲食,尤其多攝取食用纖維便成了預防大腸癌的最佳武器。不少營養師表示,只要每天固定攝取足夠的食用纖維便可以有效預防大腸癌。姑勿論食用纖維是否真的與預防大腸癌有必然關係,但是,高纖低脂的飲食,對於維護身體的健康卻是相當重要。
撰文:Kit
[內容]




正確面對敏感病
兒童過敏症在先進和富庶的地區十分普遍,就香港而言,約有20-30%的孩子患上不同的過敏症。 當中更約有8-10%的孩子患上多於一種的敏感症狀如:鼻敏感及哮喘、濕疹及哮喘等。 而孩子普遍發病年齡出現於出生後至兩三歲。
撰文:譚一翔醫生(香港復康會醫學顧問)





要一個美麗的下巴
美麗的臉孔,不但需要精靈的眼睛,高挺的鼻子,鵝蛋的臉型, 另外,還需要一個美麗的下巴。 若是下巴不漂亮,加一點整形手術,可以使臉部輪廓更突出。
撰文:陳祖鈞醫生(整形外科專科)


與痱滋說再見
口瘡性潰瘍(AphthousUlcer),俗稱「痱滋」或「口瘡」,相信很多人也曾受過其苦。生「痱滋」不但疼痛難忍,令人寢食不安,還會造成口臭,使人尷尬,嚴重者甚至會有發燒的現象。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內容]

醫生,我吸不到空氣!
「醫生,我們的女兒喘到快撐不下去了!你們為甚麼還不給她氧氣?」、「醫生,趕快急救啊!她好像快要休克了!」 傍晚時分,一對惶恐失措的父母把正在就讀高中的女兒送進急症室來,病人呼吸非常急促、 又快又淺,手指出現抽筋的現象,整個人躁動不安。
撰文:李啟偉醫生(台灣義大醫院急診科主治醫生)


透視心臟衰竭
時代的進步使我們的生活質素不斷提升,但同時亦改變了我們的飲食習慣。 當我們還享受「大魚大肉」之時,肥胖、高血壓,甚至冠心病等影響心臟健康的問題已隱隱潛伏在體內。 縱然醫學技術發展日趨進步,患者若延誤接受治療,任何一類心臟病也可演變為心臟衰竭。
撰文:陳日新醫生(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臟科)


飛機耳


需要為骨骼及關節保健嗎?
人類身體的活動、整體的支撐、保護內臟及器官、儲存礦物質和部分的造血功能,全賴體內206塊骨頭和360多個關節的骨骼系統正常運作。在人生的路途上,如果擁有著健康的骨骼系統,自然會感覺更順暢、更輕鬆,行動自如,所以我們應該努力為重要的「骨骼系統」作出好好的保健計劃。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


漂白牙齒的各種方法
希望牙齒美白的人愈來愈多,究竟漂白牙齒是否安全可靠呢? 漂白牙齒的原理主要是由氧化物滲入牙齒而使色素加入氧自由基HO2‧或O‧造成的,所有以漂白方法的美白牙齒成分都含有氧化物,主要是Carbamide Peroxide 及Hydrogen Peroxide(H2O2)。色素加入氧自由基後就變成無色物質,當色素減少,牙齒就變得較白了。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淺談大腸與肺的關係
一般的概念,呼吸就是肺臟的主要功能,而大腸就是把小腸消化後無用的殘餘渣滓物排出體外。 從這一點來看,「大腸與肺」是沒有甚麼密切的關係,但是在中醫學裡, 「大腸與肺」有相表裡的關係,同屬五行學說的「金」系列。
撰文:黃施博(註冊中醫師)


中西醫看緩慢性心律失常
竇性心動過緩,本病指竇性心率低於每分鐘60次或有原發疾病表現的一種循環系疾病。 其病因有生活性與病理性兩種不同。
撰文:虞慶芳(註冊中醫師)


冬蟲夏草--野生與人工培植
冬蟲夏草在西藏高原地方生長,因為一物具兩性,很富傳奇色彩,所以傳說也有很多。 撇除冬蟲夏草背後的故事,其醫藥價值之高才是引人關注的焦點。在採挖困難與市場供不應求之下,現時的冬蟲夏草直可價比黃金。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國際社會面對馬堡出血熱嚴峻考驗
非洲安哥拉自今年2月起,發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及最高死亡率的「馬堡」出血熱,至今仍未完全受控。累計感染人數為399人,355人死亡,死亡率高達百分之89。
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內容]

健康何價?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不論種族、性別、信仰,健康是全人類的基本權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是身心處於適應社會的完好狀態。」(意譯)
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

醫管局提升員工職安健
身體受傷不僅影響工作表現,嚴重的傷患更會對身心帶來長遠影響,甚至影響家庭和社交生活。醫護和支援人員日常的工作勞心又勞力,除了用心照顧病人外,有部分工作屬於「體力操作」,例如移送病人上床、落椅及推餐車。
撰文:鄭文容醫生(醫院管理局專業事務及設施管理副總監)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