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上呼吸道感染
ISSUE 44
2005年1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概指鼻腔、咽或喉部被病毒或是細菌感染而致發炎,是呼吸道最常見的傳染疾病。由於病原體不同,可分為病毒性及細菌性兩大類。不過,絕大部分都是由病毒引起,細菌感染可直接或繼發於病毒感染之後發生。有人把上呼吸道感染等同感冒,其實,這兩個病不能說是完全等同。
撰文:Donna 鳴謝:余衛祖醫生(呼吸系統科專科)


上呼吸道感染藥物使用與流感疫苗
上呼吸道感染是傷風、感冒、鼻竇炎、咽喉炎、會厭炎、喉炎等上呼吸道器官感染病的統稱,亦是最常見的急性病。
撰文:張崇德(藥劑師)


上呼吸道感染藥物一覽表


流感藥物一覽表


變種禽流感勢成災難
香港人比其他地區的人更早認識禽流感。1997年,香港發生全球第一宗禽流感,以往只能感染禽類的禽流感(Avian Influenza)H5N1病毒在香港出現,導致6人死亡,這是全球首次發現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類且可以致死,轟動醫學界和科學界,而最近的一個H7N7死亡個案在荷蘭發生。截至本月中,越南再傳有人死於禽流感,是兩周來當地第五名死於禽流感的人,情況令人擔心。
撰文:Donna 鳴謝:余衛祖醫生(呼吸系統科專科)
[內容]

腹瀉知多少?
腹瀉是消化系統疾病中的一種常見症狀,而且非常普遍。怎樣才算是腹瀉?腹瀉的定義不但是指大便的質,也要看大便的次數。可以這樣說,若是排便的次數比正常的次數多,而且排便的含水量增加成為稀便或是水便,才可以稱為腹瀉。
撰文:Donna 鳴謝:王玉珍醫生
[內容]

李靜芬寓挑戰於遊戲
甚麼是麻醉科醫生? 簡單的說,就是當病人做手術時,為病人進行全身或是局部麻醉的醫生。 麻醉科醫生與病人通常都是匆匆一面, 但是,當要進行手術,我們的生命,就是由這個與我們可能只有一面之緣的醫生所監管。
撰文:Donna
[內容]




護理哮喘 孩子也可參與
哮喘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慢性疾病,而且患者以兒童佔大多數;就本港而言, 據香港哮喘會2002的資料,約有百分之20的兒童患上哮喘。
撰文:尹婉萍(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註冊社工)





方角臉形的改善(II)
古今中外,無論男女,都會認為瓜子臉或是鵝蛋形的臉龐,是美麗的象徵, 尤其對女性而言,更是夢寐以求。
撰文:陳祖鈞醫生(整形外科專科)


「足印」
「個人的一小步,成為人類的一大步!」就是1969年當太空人Neil Armstrong踏足月球第一步時所講的名句。 的確,人類的文明就是一步一步踏出來,在締造歷史的過程中留下數之不盡的「足印」。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


眼藥的使用及儲存
眼藥在處理眼睛問題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因為局部的治療不但有效,而且出現副作用的機會也小。可是,眼球是個非常敏感的器官,而眼藥亦不如藥丸、藥水等製劑般容易使用,萬一用之不得其法,不但令治療失效,更可能會對眼睛造成永久損害。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內容]

忘了吃藥誰之過?
阿誠,25歲,幼年時曾因罹患日本腦炎而導致腦部功能受損,從此併發癲癇及智能發育障礙。其痙攣發作頻率頗高,需要終身按時服用抗癲癇藥物控制病情。但因為其智能不足,自我照顧幾乎不可能,更不幸的是由於腦部受損的後遺症導致其情緒很不穩定,經常亂發脾氣,與家人的互動相當不良,使得家屬包括其父母兄長都極度排斥與他相處。
撰文:李啟偉醫生(南台灣高雄義大醫院急診科)


先天性心臟病
孩子呱呱落地,哭哭鬧鬧的表情象徵著新生命的開始。作為父母,自護士手中接過孩子,便要肩負起照顧及教導孩子的責任,而內心總希望兒女能健康成長。可是,並非每個小孩也是那般幸運。
撰文:鄭長華醫生(伊利沙伯醫院內科部心臟科)


包皮過長


牙菌膜可以使種牙鬆脫?
牙齒受到不同的影響而致需要種牙,而換了假牙之後,是不是就可以一勞永逸,從此不會被牙菌膜騷擾?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細說靈芝
早在東漢,《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赤、青、黃、白、黑、紫六色靈芝的記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把靈芝類歸為菌類藥物,對於六芝功效亦分別作了詳細敘述。現在常用作保健或醫用的是赤芝(亦有稱為正靈芝)和紫芝。 中國人很早已經使用靈芝作為藥用,近年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多有臨床研究, 證明靈芝對不少疾病都有療效。雖然,靈芝使人長生不老這種說法是不可能,但是作為保健和輔助治療卻有一定價值。
撰文:Agnes 鳴謝:高錦明教授


頤養天年貴在養性怡情
按多數學者研究,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生命之樹是120歲,其中0-60歲是第一春天,60-120歲是第二春天。面對著快速人口老齡化,面對著日益增多的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面對著提前衰老提前死亡的「文明病」浪潮,許多人感到困惑不明而又無能為力。儘管科學已證明,「文明病」的真正根源恰恰是不文明的生活方式。
撰文:虞慶芳(註冊中醫師)





疾病可醫治 人禍無藥救
一年將盡,緊接普世歡騰的聖誕節後,便迎接新一年的來臨,家人朋友無不藉此聚首一堂,共度佳節。
撰文︰勞永樂醫生
[內容]

心的靈藥之二:夢幻人生
《唐人筆記小說》的一個故事說:唐代有位姓盧的書生進京考取功名,路上在一間客棧歇息,店主人正在生火做飯,有位長鬚異人坐他身旁,盧生不覺中竟昏昏睡了……
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

醫管局贊同循序漸進式推廣預前指示
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經的四個階段,當中以死亡最難面對,亦是一般人的忌諱,對於一些病情已達晚期的病人和他們的至親尤甚。
資料提供:醫院管理局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