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一號殺手--肺癌
ISSUE 43
2004年12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一號殺手--肺癌
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據香港衛生署的資料,每年患者近4000人,而死亡人數則超過3000人,分別佔男女癌病致死的總人數百分之32及25,穩佔男女癌症的頭號殺手。 由於肺癌的發現多是比較晚期,難於治愈,所以死亡率甚高。
撰文:Donna 鳴謝:莫樹錦醫生(中大腫瘤科教授)


煙草有價 健康無價
不要小看一支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每年有5百萬人是因為煙草而導致死亡。 據估計,到2020年,每年會升至1千萬。無論是直接吸煙或是間接吸入二手煙, 香煙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撰文:Donna 鳴謝:黃宏醫生(衛生署控煙辦公室) 部分資料提供:《煙草版圖》


如何預防肺癌
肺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3分之1死於癌症的男性病人以及4分之1死於癌症的女性病人是死於肺癌。 2001年有超過3200人死於肺癌,而登記的肺癌新症就超過3800宗,主要影響65歲以上的人士。
資料提供: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


肺癌治療法
肺癌是癌症死亡最常見的原因之一,7成病人的存活率都不逾一年。切除癌細胞當然是最理想的治療方法,但由於大部分病人在發覺患病時已太後期或是因為肺癌生長快速,已經擴散轉移,所以化學藥物及放射線治療較普遍使用。可是仍有不少病人雖接受傳統療法但失敗或復發,至近年才通過臨床試驗的生物治療可為這些患者帶來多一線希望。
撰文:陳碧琪(藥劑師)


肺癌藥物一覽表


COX-2 抑制劑安全之疑
隨著醫學研究的發展,很多老藥與新藥都被不斷發現有不同的副作用, 病患者常處於如何選擇適當藥物的迷惑中。 新一代止痛藥環氧化-2抑制劑(COX-2 Inhibitor)其中一種藥物被回收, 引起了市場對新藥使用的疑慮。
撰文:Kit


急性顱內出血
急性顱內出血可以突然發生而事前沒有任何徵狀。引起的原因可以是腦內動脈瘤突然破裂導致血液湧入腦組織,高血壓伴隨的動脈硬化血管的破裂,腦部腫瘤因感染出血或是外部顱骨損傷。 當顱內出血積聚到某一部位,達到一定體積時,就產生對腦組織壓迫作用,嚴重可以致死。
資料提供:溫兆康醫生(心臟科專科)





方角臉形的改善
一直以來,女性都希望擁有尖尖的瓜子臉,或是有著鵝蛋形的臉龐。 對極大部分的人來說,這是夢寐以求的,古今中外亦然。所以不少女性都用盡化粧方法為求達到目的。
撰文:陳祖鈞醫生(整形外科專科)


眼藥的正確用法
很多人都有使用外用眼藥以紓緩眼部不適,或治療眼疾的經驗。例如眼睛疲倦、敏感、痕癢、刺痛、眼乾,或是受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致的眼疾;或眼科手術前後,都需要使用外用眼藥作治療。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內容]

小兒夢遊


認識心律不齊
在報章、雜誌上,心臟病一詞常與冠心病聯在一起;在電視劇或電影裡,演員為了表達心臟病發,總會把心絞痛、氣促、面色大變等病徵繪影繪聲地表現出來。耳濡目染下,不少人便把心臟病與冠心病畫上等號,更誤以為心臟病泛指心絞痛、氣促等突如其來的病徵。 其實,心跳過慢同屬心臟病,只是病徵如四肢乏力、頭暈等與一般的身體不適相似,令患者掉以輕心。
撰文:劉柱柏醫生


成人腳患篇(VI)
從上兩期開始,我們已探索過由常見疾病所引發不同類型的腳患,現在讓我們繼續研究其他疾病,包括腓骨肌肉萎縮症及雞眼,看看它們對我們的影響。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


孩子指斷了 母親心碎了
「X光片顯示,小弟弟左手小指發生壓碎性骨折,加上血管及神經的嚴重損傷,目前只好考慮進行截肢手術。」 聽到自己才4歲大的小寶寶將永遠失去一根手指,心疼的母親楞住了,簡直無法接受如此殘酷的事實。
撰文:李啟偉醫生(義大醫院)


假牙托:「你們對我的期望合理嗎?」
失去多隻牙齒後,佩帶假牙托是其中一個鑲回牙齒的方法。患者對假牙托的期望各有不同,究竟怎樣才算是好的假牙托呢?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慢阻肺病之氧氣療法
慢阻肺病全名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分為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兩大類。 根據香港衛生署的資料顯示,慢阻肺病是本港第5號殺手病,現時約有9萬個患者, 當中大部分為65歲或以上長者,每年死亡人數超過2千人。
撰文:廖潔嫻(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註冊社工)





淺談香港中藥拾採應用的誤區
由於西藥的毒副作用和化學合成新藥的難度愈來愈大,耗資多,世界上掀起了「回歸大自然」的浪潮。 中藥、中成藥受到世界各國的青睞,中藥的療效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認可,但也出現了一些支流,一些人正是利用人們對中藥的信譽和喜愛,為了某種目的而誇大其實,宣揚甚麼「中藥是純天然物質,無毒性,無副作用」、「中藥有病能治病,無病能健身」、「純中藥製劑絕無副作用」等等的廣告,比比皆是。
撰文:虞慶芳(註冊中醫師)





共抗全球性流感
世界衛生組織早前在曼谷開會,為應付全球性流感早謀對策。會上世衛向外披露,新的全球性流感一旦爆發,可能導致超過7百萬人死亡。
撰文︰勞永樂醫生
[內容]

心的靈藥之一:再現桃源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漁夫,一日他順溪流划至一片桃花林,被美景陶醉了!不一會,到了溪的盡頭,見山中有個洞口,於是棄船而行,道路突然由窄變得開闊明朗,進了另一世界。那裡房舍整齊,田地肥美,雞鳴狗叫,人們辛勤耕種,衣著樸素,老少怡然自得。村民過來問他從哪兒來?還邀他到家中作客。
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

捐贈器官 遺愛人間
香港於1991年成功進行首次的肝臟移植手術,這不單只是香港醫學界的里程碑,最重要的是為末期肝病病人燃點新的希望。而全球首宗活體右半肝移植手術亦於1996年在香港成功進行。當年瑪麗醫院從患者母親身上取出右半肝,移植到已是第二次換肝的女病童體內,這個全球首宗成人活體半肝移植,令舉世矚目。2004年七7,香港在肝臟移植方面再有新的突破。瑪麗醫院肝臟移植小組成功使用一項嶄新技術,進行全港首宗連鎖肝臟移植手術,一個肝臟令二人受惠。
資料提供:醫院管理局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