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別輕看小便失禁
ISSUE 40
2004年9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別輕看小便失禁
小便失禁就是膀胱不能維持控制排尿的功能,或是尿液不自主地流出,造成遺尿。這種情況普遍地存在於各個年齡層,尤以女性和老年人最為常見。雖然有調查發現女性小便失禁比男性多三倍,但是男性的失禁症狀則較女性嚴重。
撰文:Donna 鳴謝:薛敬菁醫生(泌尿外科專科)


女性易患尿失禁
小便失禁對女性來說是個惱人的問題,不僅影響了個人生活,也限制了女性的社交活動。在歐洲、亞洲及香港的調查發現,兩成的女性患有小便失禁。在香港,5成婦科病人受泌尿問題影響。但是,大部分女性都輕忽了小便失禁的問題,只認為是老化過程必然經歷。
撰文:Donna 鳴謝:張偉麗醫生(泌尿婦科)


合適治療改善小便失禁
小便失禁是指尿液從膀胱不受控制地經尿道溢出體外,有多種成因及類型。其實很多長者和婦女都有失禁的情況,只是因為害怕尷尬,很多失禁患者避談自己的問題,更少有向醫生求助。他們大都自行處理失禁問題,例如使用成人紙尿片,控制飲料分量,甚至改變生活習慣。
撰文:張崇德(藥劑師)


公私營藥物輔導計劃
「公私營藥物輔導計劃」是一項由公立醫院藥劑師與社區藥劑師攜手合作的計劃,目的是為了改善病人在藥物治療上的成效,使病人獲得專業的藥物輔導服務,透過這項免費的服務,讓病人正確及有效地使用藥物。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逆流性食道炎
逆流性食道炎是指胃內的容物逆流至食道,進而引致食道黏膜受損、發炎,甚至有潰瘍或出血的情況。引致逆流性食道炎的原因很多,臨床上常見的症狀有灼熱、反胃、胸口痛等,另外有些人會有惡心、咽部燒灼感、聲音吵啞,甚至吞咽困難。
資料提供:溫兆康醫生(心臟科專科)





失禁生理回饋治療
談起失禁,很多人會不以為意,相信只有在老人家身上出現;或者以為只有小孩才會遺尿。 但據1996年中文大學醫學院調查顯示,在3000名受訪婦女中,多達20%的婦女表示有尿失禁。
撰文:黃淑霞(註冊物理治療師)/李小霞(香港復康會適健中心註冊護士)





保護聽覺


社區傳染性皮膚病
香港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大都會,一旦有傳染病爆發,必然迅速擴散,去年的SARS爆發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為了改善對本港傳染病的監控,政府成立了衛生防護中心,以加強公共衛生工作。
撰文:莊禮賢醫生(衛生署皮膚科顧問)


成年人腳患篇(III)
剛剛過去的幾個星期,相信大家在電視中觀賞到不同類型的運動項目, 還有些朋友更通宵達旦觀看著多采多姿的賽事進行。 的確,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帶來了一片熱愛運動的潮流, 使我們在從旁參與過程中更了解不同的運動項目。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 


黃湯之害
凌晨一點,一位50歲男性因大量排黑便獨個兒到急診室來就醫,當我靠近他正要替他做身體理學檢查時,聞到他身上有一股濃烈的酒味,追問下才曉得他天天都大量酗酒,導致罹患酒精性肝硬化併發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撰文:李啟偉醫生(南台灣高雄義大醫院急診科)


牙周病--治療方法探究篇
牙周病及蛀牙均由牙菌膜引起。隨著補牙技術改善、食水和牙膏加入氟素,蛀牙的影響減少,但牙周病仍然影響大部分人。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防止皮膚曬傷及曬傷後的處理方法
不少人都喜歡在夏天進行戶外活動。如果活動前沒有做好防曬準備,陽光中的紫外線(UltravioletLight,UV)是會對皮膚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內容]

鼻子整形的種種謬誤
自一連串改善及美化鼻子的美容解說刊登之後,筆者收到不少查詢關於一些跟鼻子整形有關的問題。 大部分都是坊間的誤傳,有些甚至很可笑;所以特地在今期組合一些常見的誤解,在這裡加以解釋。
撰文:陳祖鈞醫生(整形外科專科)


維他命E與維他命K
脂溶性維他命是可溶於脂肪或脂溶劑中,在體內的脂肪組織及肝臟儲存較長時間,包括維他命A、D、E、K。
撰文:周永就醫生





健康不僅純醫學問題
有幾次病人都對我講:「我現在是為醫生打工。」 很多人以為醫生的職責是治病救人,而實際上,這並不是做醫生的根本目的, 醫生的職責應該是促進健康,因為我們關注的不是疾病,而是健康。
撰文:虞慶芳(三九醫藥註冊中醫師)


外感咳嗽(中)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兼讀制課程組創辦專為中醫藥學術交流及討論而設的網上論壇 --「中醫大講堂」,讓中醫師及現正修讀中醫的學生,突破地域上的界限,分享中醫藥學術研究的成果。《醫‧藥‧人》將會轉載網上部分文章,冀使讀者對國內或是香港中醫中藥有更深的了解和認識。 因篇幅所限,本文分上中下三期刊登,請讀者留意。
撰文:何紹奇教授





濫藥天天 羽化登仙
傳說古代神話后羿從西王母處得到不死之藥,古代服丹藥以求長生雖然沒有確切的記錄,但唐李商隱《嫦娥》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偷吃後便飛奔到月宮,成為月中仙子。李白的《把酒問月》詩:「白兔擣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嫦娥便成為人因濫藥而歸天的始祖。
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

社區康復服務創造就業長者受惠
醫院管理局近年積極推動以社區為本的醫療服務模式,讓市民得以在熟悉的社區環境甚至居所中,接受適切的醫護及復康服務。這種服務模式不僅為行動不便的病者帶來方便,同時促進社區群體和家人參與治理病人的過程。
撰文:鍾慧儀(醫院管理局專職醫療行政經理)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