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UE 4
2001年9月號
編者的話 [內容]

降膽固醇藥的「致命」爭議
美國一個名為「Public Citizen's Health Research Group」(公共健康研究組織)在8月22日報道,一類對降膽固醇很有效的士他汀(Statin)藥物,有可能損害人體肌肉引致肌肉萎縮,嚴重時甚至可致腎衰竭。美國在過去13年,共有81人因此死亡,該組織要求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規定藥廠在藥物說明書內列明有關警告字樣,又建議醫生處方此藥物時,提醒病人注意肌肉萎縮病徵。
撰文︰北垞
男人最痛之脫髮
說到男人最痛,相信離不開兩件事。 其一是頭頂上的三千煩惱,其二是代表男性雄風的性能力。不巧的是,男性的三千煩惱會受著「男性型脫髮」所影響而致出現禿頭,而性能力又往往因病而影響勃起功能,凡此種種,都令男士椎心有痛…… 。科學昌明,男人的痛,今日已是有藥可醫了…… 。
撰文:陳碧琪藥劑師
羅家英除去三千無煩惱
粵劇名伶羅家英在三十歲的時候開始出現脫髮,經過二十年歲月,頭頂已差不多甩得七七八八,作為一個舞臺表演者,要接受自己脫髮實在殊不容易,但羅家英仍然輕鬆面對。原來只要放得下三千煩惱,人就真可以豁然開朗。
撰文:潘君亮
男人最痛之陽痿
一直以來,陽痿(或不舉)都是大部分男士最怕講、最避而不談的話題。其實全球大約有52% 40至70歲的男性受到陽痿困擾,而據估計,香港亦大約有60萬人。
鳴謝:葉維晉醫生 撰文:張崇德(藥劑師)
真假偉哥
VIAGRA「威而鋼」是一種經醫生處方治療男性陽痿,亦稱為不舉的藥物, VIAGRA 是一種燐酸雙酯酵素5(PDE5)的抑制劑。服藥後再加上性刺激,它能使陽具內的血管放鬆而增加血流量,最後陽具正常勃起。如你沒有陽痿,你不應服用 VIAGRA。
撰文:李慧中
及早察覺是治療卵巢癌的關鍵
醫藥經濟學 ( 第一篇 )
不要被「醫藥經濟」這個好似好深的字彙嚇怕了,其實,它只是以我們健康為主導,有系統地分析用甚麼治療達致最佳效果。這門學問剛起步,雖然不很成熟,而且有很多爭議,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漠不關心。本刊邀得中文大學藥劑學副教授李炯前,由今期起,一連幾期介紹這門嶄新的理念,使大家關注自己健康的同時,明白到治療背後另一個故事。
撰文:Isabel 資料提供:中文大學藥劑學副教授李烱前
心室顫殺人於無形
心臟的天然起搏器、竇房結發出電訊號,激發心臟的搏動,電訊號往下通過右心房,然後一分為二,分成兩股主要訊號波,進入泵動的心室,以控制兩個心室同時收縮。如果心臟的電訊號不是來自於心臟的天然起搏器,就會發生心律異常,如果這種異常的心律過快,被稱為快速心律失常。
資料提供:溫兆康醫生
骨骼延長術的應用
李先生今年17歲,在他8歲的時候,曾經在一次嚴重的車禍中受傷,受傷的細節他已完全忘記,只記得在醫院裡住了一段頗長的時間,足足有一年時間。他的左腿亦接受過多次手術。從此,左腿就有外翻畸形。
撰文:龍廷鈞醫生(骨科醫生)
健康飲食小貼士
近年香港人愈來愈注重健康,對於健康飲食之道、健美秘訣、養生秘訣都趨之若鶩,其實,只要在飲食習慣方面稍作改變,每個人也可以成為健康一族。「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聽起來好像很老土,其實,生果帶來重要的訊息,你又知幾多呢?
撰文:Jenny
鄭蘇薇得失只有寸心知
編輯部Fax來一批資料,讓我為今次要會見的人作一點準備。仁濟醫院董事局主席、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浦輝發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中華慈善總會常務理事……。單是香港仁濟醫院屬下員工就3700多人,除了醫院、老人服務中心、幼兒院、學校等等就有50多個機構。她是現任仁濟醫院董事局主席鄭蘇薇,也就是我今次準備要訪問的人。
撰文:阿虫
[內容]阿虫寫畫

情緒商數影響人生
毋庸置疑,以智能測驗所量度的傳統智商(IQ),是我們個人、學業及工作上成功的重要標誌。但是,現時情緒智能(EQ)已經與傳統的智商同樣重要,甚至有人說,情緒智能是其他智能發展的先決條件。
撰文:Chloe
一個人上路
潮流有變,現今的社會愈來愈流行獨身生活,無論男與女,個人空間的嚮往與追求,已成大勢所趨。日本已經有為迎合單身一族度身訂造的獨身生活雜誌,你是真正享受獨處,還是為勢所迫?
撰文:張偉光(浸會愛群社會服務處勵群日間服務中心主任)/林志雄傳道(浸會愛群社會服務處傳道人)
理想的婚外情
治政者有民心的向背,解牛者有庖丁的故事,因材施教,對症下藥,我們都說得很響亮。日本有一個提供網上園地讓已婚男女自由交友的網站,自1999年11月11日設立至今天2001年8月19日,累積的訪客已達28,254,508人次,而每日平均是80,000人次。面對這熱鬧的「婚外情」現象,教育、輔導,甚至是政策制定者,又是否需要考慮一下應該做些甚麼?
撰文:李寶能(臨床身心行為學家)

誰說 BB 有胎毒?
奶奶說:剛出生的BB有胎毒,找一服中藥來清清毒……。祖母說:BB肚臍不宜露風,一定要覆蓋它……。媽媽說:BB戒奶只要吃粥,不要吃渣,有病要戒口……。中國人育兒的方法,代代相傳,你家的老人家說一套,他家的老人家又有另一套,沒有人敢說不,也沒有人去求證,總之寧可信其有!今日,讓兒科醫生楊執庸教授為大家糾正一些育兒觀念吧!
撰文:李孟進 訪問:楊執庸教授
周未運動家的運動須知
你知道怎樣做運動才是正確的嗎?答案其實並不簡單。一些「業餘」運動者及「周末」運動家,隨時會因不適當的劇烈運動而送命。雖然說運動有益健康,但錯誤地做運動,結果可能得不償失。
撰文:黃施博(脊醫)
如何防蛀牙
牙痛,令你想起甚麼?它有影響你的社交以及家庭生活嗎?俗語云:牙痛慘過大病,引致牙痛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出牙、牙周病(Periodontitis)、牙齒磨損、蛀牙等等都是(如想清楚了解你的牙痛原因,請向你的私人牙醫諮詢),但一般人總會先把牙痛跟蛀牙扯上關係。
撰文:Sally Wong

兒童吃甚麼補腦
在中國人的社會裡,都習慣或相信以形補形的概念。例如,要大腦增強記憶及健腦,很多人會馬上想起燉豬腦,又如男士們要吃牛鞭壯陽一樣。其實以上概念未必人人有效。
撰文:關志泉師傅
仙人掌妙用無窮
仙人掌的葉布滿針刺,一不小心便會被針刺刺傷,所以很多人都避而遠之。如果告訴你,布滿針刺的仙人掌可供食用,又可以製成沙律,你是否會感到驚奇呢?
撰文:虞培楠醫師、昭文
找出肥胖的罪魁禍首
肥胖是人體脂肪過多堆積所致,超過正常體重百分之20則稱為肥胖。肥胖是一個重大的醫學問題,肥胖的種類很多,有營養性、遺傳性、病理性、內分泌和精神性等。
撰文:虞培楠醫師

「瘦身男女」減肥笑料百出
乘著世界瘦身減肥的潮流,電影「瘦身男女」起用了相當有號召力的演員,成為本年度華語電影市場一部十分賣座的電影。男女主角在片中由相遇至交心,當中笑料百出。
撰文:陳祖鈞醫生
理想醫生與理想病人
醫生與病人真的不能相容,真的難以溝通嗎?難道當權者就沒有這個氣度,溶化兩家的矛盾點。陳萃菁嘗試用病人立場,說出心目中理想醫生與病人……。
撰文:陳萃菁(病人互助組織聯盟主席)
3P 信箱
被迫瘦身乃暴食之惡果
繼市區重建局、康體發展局等公營部門之後,醫管局小試牛刀,打算向多名每年薪津200萬至250萬元的首長級管理層推出「補償退休計劃」,揭開被迫瘦身的序幕。這情況可說是醫管局昔日「暴食」之惡果。
撰文︰勞永樂(醫學界立法會議員)
[內容]霍亂潮給社會的啟示
今年霍亂個案之多,已到了需要發出警號的階段。據本港衛生署的統計數字顯示,去年本港共有12宗霍亂個案;而本年迄今已經發現超逾此數。
撰文︰麥國風(衞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