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UE 38
2004年7月號
編者的話 [內容]

探索癲癇
癲癇,就是中國人常說的「發羊吊」,以前民智未開時,我們對這個病很無知,很多時都以為是被鬼迷。醫學進步揭開了被鬼迷其實是頗常見的腦神經病,據統計,香港每千人便有4人患病。而癲癇與癲狂,實在扯不上任何關係。
撰文:Donna 鳴謝:方頌恩醫生(腦內科專科)
[內容]癲癇症的藥物治療
癲癇症,俗稱「羊癲」或「發羊吊」,是一種常見的腦神經系統失調現象,因腦部電流活動失常所引起。
撰文:張崇德(藥劑師)
癲癇藥一覽表
日本腦炎來勢洶洶
日本腦炎出現使全城聞蚊色變,食物環境衛生署急急展開滅蚊行動,房屋署特別動員800人,在各屋邨成立防蚊清潔隊,每日巡查溝渠及排水明渠以防蚊患。由此種種,可見香港蚊患嚴重在在威脅了市民的健康。滅蚊防病,除了政府要帶頭做起,個人及家居衛生亦不容輕忽。
撰文:Kit
史泰祖:我不為別人的掌聲而活
事緣起於匿名信。新一屆醫學會選舉在6月18日舉行,然而,在選戰之前,不少醫生收到匿名信,矛頭針對著有份參選競逐副會長的史泰祖。7月22日選舉結束,這個訪問出街之日,塵埃可能接近落定, 但選舉所引起的沙塵暴,或許仍未平息。
撰文:Donna
美腿殺手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有稱之為下肢靜脈瘤,一般是指下肢浮起凸出的靜脈,除了影響外觀之外,最重要是造成患者各種不適和症狀。患者中,八成為女性。靜脈曲張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且手術可以治療。
資料提供:溫兆康醫生(心臟科專科)

照顧癲癇孩子錦囊
「患羊癇女子泳池遇溺」、「長時候打機癲癇病人送院」…… 癲癇症往往給人一種較為負面的印象和感覺。對很多家長來說,孩子患上癲癇症就似是世界末日。
撰文:熊德鳳(註冊社工/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

中西藥合用禁忌
香港是一個華洋共處的國際城市。很多人生病的時候都會按個別需要向中醫或西醫求診。可是有些人卻同時或先後看中西醫,然後隨便共服中西藥,又或是一些需要長期服用某些西藥的長期病患(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一旦患了感冒或其他小病,便隨意 服用中成藥。殊不知,中西藥搭配是有禁忌的。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內容]不知不覺最危險
一位32歲懷有身孕的母親與4歲大的女兒清晨被回家的丈夫發現倒臥在床,喪失意識,身旁有一堆燃燒完的木炭灰燼,而整屋的門窗緊閉,空調亦處於關機狀態。兩人被送達急症室時已無生命徵象。
撰文:李啟偉醫生(台灣義大醫院急診部急救中心主任)
[內容]骨質疏鬆與牙齒脫落的關係
年齡增長以致身體機能老化是人生必經階段,牙齒脫落往往被視為其中一個表徵,究竟牙齒脫落與老化有沒有關係呢?牙腳由牙周膜包裹於牙床骨之中,如果骨質疏鬆,牙齒是否就會脫落呢?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單車安全
醫藥信箱
維他命H與葉酸
維他命H及葉酸(維他命M)都是水溶性,超過需要時會排出體外,身體無法儲存。這兩種維他命都可以延緩頭髮變白,保持皮膚健康的功能。
撰文:周永就醫生
三個方法改善鼻形
上期一連串的圖文解說之中,大家都清楚了解鼻子的形態高低可以使整個面形看起來清秀或高貴與否,但是鼻子的高低亦需要配合整個面形。今期我們就是以鼻子高低作為主題。
撰文:陳祖鈞醫生(整形外科專科)

萬能補藥五味子
五味子是著名的中藥,據說一顆小小的果子卻具有酸甜苦辣鹹五味而稱為五味子,而且更有滋補、安神、解肝毒等多種功能,孫思邈說「五味子可補五臟氣」,堪稱萬能補藥。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預防腸病毒
由於手足口病曾在台灣肆虐,引致50萬人受感染,超過50人死亡,而其中一些致命病例是由EV71型腸病毒引起,所以,衛生當局對EV71病毒十分關注。在西醫仍未有防治方法之時,看看中醫對腸病毒的觀點。
撰文:虞慶芳(註冊中醫師)
方藥成品化對中醫學的不利影響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兼讀制課程組創辦專為中醫藥學術交流及討論而設的網上論壇 --「中醫大講堂」,讓中醫師及現正修讀中醫的學生,突破地域上的界限,分享中醫藥學術研究的成果。《醫‧藥‧人》將會轉載網上部分文章,冀使讀者對國內或是香港中醫中藥有更深的了解和認識。
撰文:薛益明(中醫師.南京)

五里霧中禁煙
林則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湖廣總督,受命為欽差大臣,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態度,赴廣東查禁鴉片輸入,並禁止人民吸食,著有成效。
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更完善的醫療融資政策
政府曾在2000年的《你我齊參與健康伴我行》醫護改革諮詢文件,建議「頤康保障戶口」方案,但不獲社會各界接受而被擱置。
撰文︰麥國風(衛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
[內容]杜絕蚊患 防患未然
最近兩宗日本腦炎個案,再次引起傳媒的廣泛報道和社會關注。市民明白蚊子除了帶來皮膚痕癢或是滋擾的聲音外,藉著蚊子傳播疾病亦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課題。
撰文︰勞永樂(醫學界立法會議員)
[內容]清晰樣本運送指引 確保員工及公眾安全
公立醫院每日均會替不少病人抽取樣本進行化驗,這些樣本包括病人的分泌物、鼻液、血液及細胞組織等。在運送此類樣本從病室或診所到醫院化驗室,或到另一醫院的化驗室,又或是到外地化驗室的程序有嚴格規定,讓負責處理的員工依循,確保運送過程免生意外,保障公眾安全。
資料提供:醫院管理局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