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UE 37
2004年6月號
編者的話 [內容]

常見皮膚病--濕疹
濕疹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在小朋友身上尤為普遍,據統計,一百個小朋友中,約有百分之10至20患有濕疹。濕疹,或許不算是一個大病,卻是很惱人,經常反覆出現,使患者或家長無限困擾。
撰文:Donna 鳴謝:馮貽邦醫生(皮膚科專科)
過敏三聯症
濕疹、哮喘與過敏性鼻炎這三種病,常被稱為「過敏三聯症」,最近,全球多個追蹤調查研究提供了不少資料,認為患有濕疹的人,日後有機會患上哮喘及過敏性鼻炎。
撰文:Donna
中醫看濕疹
對於濕疹,雖然中醫與西醫都有一套理論,不過,濕疹是源於病人身體體質則是兩家學說所一致認同的,但是,在治療方面,中西醫學,明顯不同。在認識了主流西醫對濕疹的治療方法後,我們不妨看一看中醫對濕疹的見解與治療學說。
撰文:潘君亮 鳴謝:柯蘭醫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兼讀制課程組導師)
[內容]治療濕疹的方法
濕疹(異位性皮膚發炎)帶給患者無盡生理及心理上的困擾,以往主要是以外用類固醇藥膏與滋潤保濕產品來控制病情,近年研製出新藥選擇性抗炎胞質激素抑制劑,令患者能減少使用類固醇藥膏,直接降低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的後遺症。
撰文:陳碧琪(藥劑師)
濕疹藥物一覽表
馬菁岐人生段段 段段精彩
馬菁岐有兩張卡片,一張是簡簡單單的,銜頭只是香港註冊中醫,另一張則有一串很長很唬人的名目,看得人一愣一愣的,也許是因為怕太過嚇人,也太過張揚,所以馬菁岐通常只會給人那張名頭簡單的卡片。「我不喜歡太多名銜,很煩人。」她如是說。現在是炫耀的年代呢,可她卻覺得沒有甚麼需要炫耀,是此心到處悠然了。
撰文:Donna
[內容]二尖瓣脫垂
二尖瓣脫垂是一種先天性二尖瓣異常,絕大部分患病者沒有任何症狀,只有部分有會胸悶、胸痛及心悸的情形。治療以症狀發生時以藥物控制,無症狀時盡量保持心情愉快。
資料提供:溫兆康醫生(心臟科專科)

生與死的意義
生與死是有很密切的關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歷程,而終點就是死亡。有哲學者認為死亡比生存更重要,面對死亡經得起考驗的,才是生命活動的真諦。死亡,亦可能是世界存在的一個條件,若沒有死亡,一切生命也沒有終止, 這個世界可能不可以延續下去,因為容納不了這麼多的人。
撰文:陳慧慈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
慢阻肺病 健肺運動要堅持
「你的肺組織壞死了,沒有藥物可以治療。你不會痊愈,只能按時服用藥物和做些運動,減慢病情惡化。」面對主診醫生以上簡單的交代及未曾聽聞的「慢阻肺病」名稱,林俊昇覺得太突然,實在不知所措……
撰文:黃麗芬註冊社工(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

安全用藥之胃藥
隨著城市人生活忙碌及工作緊張,胃痛或胃病也變得愈來愈普遍,相信大家也可能因胃部不適而到藥房購買胃藥,但胃藥的種類繁多,我們對胃藥又有多少認識呢?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內容]旅行備忘
出外旅遊對於香港人來說已是假期的必然動作,遠至阿拉斯加北極冰國,近至廣州深圳澳門,假期中均見香港人的足跡。旅行在外,除了玩得開心,健康也不能忽視。
撰文:Kit
成人腳患篇
人類是高度移動的動物,經常從這一點走到另一點。生活在繁忙緊張的香港社會裡,香港人每天都不斷地走路,上落無數樓梯,行過無數道路,我們的雙腳總是默默地承受每一步體重的壓力以及處理地面反彈回來的震盪力,它們不離不棄地為我們服務。較早前已經跟讀者談論過兒童期、青少年期的足部毛病。現在讓我們繼續研究有關成人的足部毛病。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
「洗腎」的迷思
在急症室值班熬了漫長的一整夜,好不容易撐到清晨七點左右,遠方突然傳來一陣救護車警笛聲,接著一閃一爍的紅光從急診大門口不斷投射到我們的急救區來,在一陣嘈雜聲中,消防弟兄們迅速地把一位躺在擔架床上的中年男子送進來,陪伴身旁是愴惶失措的太太,後面還跟著兩個哭紅了雙眼的小孩子。
撰文:李啟偉醫生(南台灣高雄義大醫院急診科)
鼻子怎樣才算美?
在臉部美容方面,美麗的靈魂之窗當然重要,除此之外,相信最為人注意的可算是鼻子的高低及形態了。
撰文:陳祖鈞醫生(整形外科專科)
維他命B12及維他命C
維他命是一群身體所需的有機質,對於人體的健康非常重要,你知道你每天所吸收的維他命劑量是否足夠?在哪些食物中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維他命嗎?
撰文:周永就醫生

赤小豆
說起豆類食品,可說是多如天上星,不少外形相仿,功效迥異,例如常見的紅豆和赤小豆便是功效相仿,但是,也是外形相近的紅豆與相思子,功效卻是完全不同。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水是生命的基礎
很多吹捧健康的口號都是叫人多喝水,或是一日8大杯。水當然重要,但是要喝多少才算合適,是不是任何情形任何時天氣都一樣要喝足8大杯?
撰文:虞慶芳(註冊中醫)

致邪失正的東邪西毒
十九世紀後中國受西方文明洗禮,西醫以現代科學為基礎的「解剖學」、「化學」、「生物學」等闖中醫藥門檻,近年來臨床證驗技術發達,證明西藥有嚴重的副作用和毒性。
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加快醫護專業註冊步伐
醫護人員作為醫療服務和基層健康服務提供者,與香港市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關。因此,醫護人員必須保持高專業水準,為市民提供高質素服務以保障市民的健康。
撰文︰麥國風(衛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
[內容]香港醫生北上非妙計
行政總裁何兆煒醫生在醫管局周年大會上公開主催香港醫生返大陸「搵食」。筆者聞後不禁悲從中來,為甚麼到了今時今日,醫管局仍事事執意以醫管局為中心,把醫管局的機構利益放在首位?
撰文︰勞永樂(醫學界立法會議員)
[內容]SARS過後的醫療體制處境
2004年5月9日香港會議及展覽中心舉行的「2004年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何兆煒醫生在會上致辭,揭示SARS後醫管局將以社區為本的醫療新模式,本篇僅將重點撮錄。
資料提供:醫院管理局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