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UE 3
2001年8月號
編者的話 [內容]

肉毒桿菌製造抗皺神話
一般香港人認識「肉毒桿菌」這個名稱相信都是近年的事,這個駭人的名稱背後卻是十分的引人入勝,尤其是愛美的人,更會被這個聲稱有毒的桿菌所吸引。
撰文:Donna 鳴謝:陳祖鈞醫生(整形外科醫生)
心絞痛心臟響警號
近三十年來,心臟病一直成為香港十大殺手病之一,由心臟病引起的死亡數字,多年來均高踞第二位,僅次於癌症。香港心臟病及心血管病患者的年齡更有下降趨勢,45歲以下病發人數較二十五年前上升一倍,20至30歲的年輕男性患病情況愈趨普遍。根據香港心臟基金會的資料顯示,香港每年有5千人死於心臟病,即平均每日約有14人病發死亡,而罹患心臟病者則有20至30萬人。
撰文:Donna 鳴謝:胡中權醫生
心絞痛藥物總覽
兩個男人,一個痛,一個不痛!
患了冠心病,一般來說,都會有心絞痛的先兆,但卻不是所有患冠心病的人都會心痛。痛其實比不痛好,因為痛預先示警,提醒你要留意,但是,也有來得無聲無息,教你措手不及。兩個患了冠心病的人,一個痛,不個不痛,都從死神手底下檢回一命!
撰文:潘君亮、李孟進
藥師醒你小貼士
水貨藥,不可信!
政府嚴厲打擊翻版及水貨,但對於水貨藥這個動輒會死人的課題,基於衛生署沒有人手去檢舉販賣水貨藥的藥房,因此,這種保障健康的責任,唯有落在消費者身上,本刊今期教大家認識正貨藥和水貨藥。
撰文:李慧中
食魚生可以防肺癌
甲型肝炎從口入
肝臟對肝炎病毒很敏感,肝炎病毒能引起肝細胞急性嚴重的炎症,感染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典型的眼球和皮膚變黃通常是甲型肝炎感染的第一個徵狀,與其他肝炎病毒不同,甲型肝炎是不會影響身體其他部位。
資料提供:溫兆康醫生
老人股骨上端骨折
陳婆婆今年70歲,獨居於公共屋邨,她有輕微的高血壓及糖尿病,但這兩種病都控制得很好。一晚深夜,當她要到洗手間的時候,因為洗手間的地板濕滑,一不小心,陳婆婆便滑倒在地上,幸好她的頭部沒有受傷,但右髖關節極之痛楚。雖然痛楚令她不能移動,但最終陳婆婆也可按動了救命鐘。救護員到達後破門入屋,立即把陳婆婆送進醫院治理。陳婆婆被送到骨科病房,經初部診斷,她右髓十分痛楚,幸好身上沒有其他地方受傷,只是有輕微缺水現象,因她跌倒後一直沒有進食。
撰文:龍廷鈞醫生(骨科醫生)
今日,我們可以青春常駐!
后羿煉丹,就是希望長生不老。似乎青春常駐是人生最大的希冀,但如何可保青春不老,人類進化多年卻仍未能勘破這惱人的問題。坦白說,青春不老其實是不切實際的,不過,延緩老化的時序卻並不荒謬無稽。
撰文:劉立儀(怡生營養顧問註冊營養師)
生命的答案,在黃土高原上!
世界宣明會為中國的兒童搞了一個以「你的書,他的夢」為題,為甘肅省山區的殘障兒童籌措書籍及書費,阿虫為這個活動畫了張海報,又跟隨宣明會去到甘肅一行,經歷這個行程之後,阿虫開始對生命有重新的註釋。
撰文:阿虫
阿虫寫畫

幻想遊戲
這個心理測驗,許多人都會玩過,不過,都是很皮毛的,玩完之後,也許你已經忘記,原來,這個心理測驗其實十分準確,你可以從幻想中了解自己的心理,愛情觀及工作態度……。如果你希望測驗更準確,請運一下你的想象力,答問題時,不要反覆推敲答案,第一個在你腦中出現的答案應該是最切合你的答案。
撰文:Chole
我要做百萬富翁!
記得小學課堂上,老師問我們將來長大要做甚麼?本來大家答的都是「正當」職業,但當我附近的一位同學突然說出一句「我要做百萬富翁!」隨之而來的便是此起彼落的「我要做百萬富翁!」、「我要做億萬富翁!」看來我們自小已經知道要做「富翁」,做「富翁」似乎是我們本能的一部分。
撰文:李寶能(臨床身心行為學家)

了解兒童,有沒有特殊學習困難?
在香港,「特殊學習困難」仍然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課題,而事實上,這種學習障礙卻是導致兒童和眾多家長畫夜困擾學習困難的重要原因。特殊學習困難其實是一個統稱,包括兒童在一些特定學習能力上出現困難所產生的不同情況。
撰文:藍芷芊醫生、Donna 鳴謝:藍芷芊醫生
素食要健康
香港有不少人食素,背後可說各有因由,有的為宗教,有的為健康,有的為身材苗條。不過,一般人吃的都不是全素,只因認為吃全素會導致營養不良。肉食是不是真的無可取代?素菜又是不是真的不夠營養?
撰文:Agnes
小心呷醋
醋,性溫,味酸、苦。有少量鈣、磷、鐵及B族維他命、維他命C等。可除腥氣,改變食品滋味、增強食慾、增加胃酸,幫助消化吸收等作用。一堆好處,證明食醋對身體有益無害,那為甚麼要小心呢?原因是不少酒樓用合成醋替代食用醋,吃進我們肚裡便有害無益了……
撰文:關志泉師傅

夏日甜與苦
夏日炎炎,揀選食物,多以清心涼肺為主,中國人講究不時不食,西瓜與苦瓜是非常合時的食品,一甜一苦,卻是夏日最佳選擇。
撰文:虞培楠醫師
九種虛弱體質飲食宜忌
體質虛弱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現象,其原因或是先天不足,或是後天失養,或是在大病之後出現多種多樣的虛弱徵象。根據各自體質虛弱的不同表現,中國傳統醫學通常分制歸納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心虛、肝虛、脾虛、肺虛和腎虛等類型。以下一一介紹各類虛證的飲食宜忌。
撰文:虞培楠醫師

沉默的殺機的合理性
在日本遊歷時與友人重看曾在港上映的三級電影--「沉默的殺機」。本片講述一名極為精明,思考清晰,心思細密,但以折磨受害者及用特殊手法殺人為樂的一名醫生,從他的背景、學識及精明的頭腦,以及處變不驚的犯案手法,令他成為FBI十大世界通緝犯之一。
撰文:陳祖鈞醫生
與其安樂死,不如善終!
安樂死是一個具爭論性的醫療議題,時不時就會被社會大眾拿出來討論一番,最後又是不了了之,當中涉及很多不同的角度,亦沒有爭議到用何種方式、「主動或被動」……。到底這個話題要待何時才是時機成熟、才有實質結果、才能解決呢?
撰文:陳萃菁(病人互助組織聯盟主席)
3P 信箱
何不名副其實推行全民公費醫療?
十多年來,香港早被不少跨國公司冠以「顧問樂園」的稱號,是褒是貶,盡在不言中。
撰文︰勞永樂(醫學界立法會議員)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