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UE 27
2003年8月號
編者的話 [內容]

精神如何分裂?
源於社會對精神病人的偏見,精神病人往往不能得到普遍的關心和了解,而被定性為危險族群。我們在街上見到重性精神病患者,都會退避三舍,精神分裂症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病?
撰文:Donna 鳴謝:陳友凱醫生(香港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林達聰醫生
[內容]適當用藥減少復發
精神分裂症藥物最主要是多巴胺受體抑制劑(Dopamine Receptor Antagonists),新藥除了抑制多巴胺之外,也抑制五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舊藥雖然可以抑制多巴胺,但普遍引起的副作用卻成為病人拒絕服藥的理由。新藥與舊藥,究竟何者為佳?
撰文:Donna 鳴謝:林達聰醫生
抗精神分裂藥物
很多人對精神分裂症都有誤解,以為所有患者均有暴力傾向,而藥物的副作用甚嚴重, 故被冠以「懵仔針」之稱號。 精神分裂症又稱思覺失調,是一個嚴重的長期性腦病。男女的發病率相若,但男性的初發病年齡較早,介乎16至25歲,而女性則多在25至30歲。
撰文:陳碧琪(藥劑師)
精神病,恍如夢一場!
我們要消除社會對精神病人的成見,病患者必須先消滅自己對精神病的成見。 精神病只是病的一種,與其他病人一樣,需要社會的支援和鼓勵。 患了精神分裂症的Carrie願意站出來證明精神病康復者其實無異於常人,勇氣值得嘉許。
撰文:潘君亮 鳴謝:卓越之友
精神科藥物一覽表
結腸癌
從流行病學的觀點看,結腸癌的發病,與環境、生活習慣,尤其是飲食方式有關。 一般認為高脂肪食譜和纖維素不足是主要發病原因。膳食纖維不足,已是結腸癌的發病因素之一。
資料提供:溫兆康醫生(心臟科專科)
黃施博寄望 2008 的突破
脊骨神經科醫生,就是我們簡稱的脊醫。 對於中醫、西醫、牙醫,甚至跌打醫生,我們都有個概念,知道甚麼時候要看甚麼醫生,那脊醫是主治甚麼?甚麼時候要見脊骨神經科醫生?
撰文:Donna
[內容]
疣與懷孕期皮膚疹
過去幾期,我們一直討論一些常見的皮膚病,今期,我們試將一些並不太常見, 而又會影響我們生活的皮膚病,為大家簡述一下。
撰文:周永就醫生
治療手汗過多症
我們的皮膚有著出汗的功能,也是人類最重要的體溫平衡工具。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否一些出汗過多的人? 如果這些過多的汗水只集中在手掌或腳掌,弄至上街時每每要帶著毛巾為求揩擦手汗; 又或是在社交場合握手時因為手汗而弄至握手雙方尷尬萬分? 出現上述這些情況正是有苦自己知。
撰文:陳祖鈞醫生(整形外科專科)
靈活的腳踝關節--健康篇(下)
希望讀者讀過上兩期「靈活的腳踝關節」的結構篇及健康篇後,已經了解我們的腳踝關節的結構、活動範圍和韌帶扭傷的分類及處理。筆者希望繼續為大家介紹強化腳踝的運動,務求使我們行走得更舒適,減輕每一步帶來腳踝關節的衝擊與壓力,並且預防該關節的受傷或重複受傷。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
健康飲食 + 生活習慣 = 防癌
癌症跟肥胖症一樣,近年來在香港不斷上升。很多人都相信患癌機會,與遺傳基因、環境中有害物質、食物添加劑或個人的「運氣」有關,而事實,癌症其實是一種極有可能預防的疾病。
撰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
了解礦物質(上)
礦物質是一種經常和維他命扯上關係的物質。和維他命一樣,它們都是維持各類新陳代謝所需的物質。不同的是,維他命是有機化合物,而礦物質則是無機化合物。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內容]牙周病成因及預防方法
香港有9成市民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而這種病患最主要是靠患者自己預防才可以停止發展的。
圖/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中暑
順勢療法整體平衡身心的醫學
自然醫學中,順勢療法(Homeopathy)是具備較完整一套理論體系的醫學,有200多年歷史,由德國醫生赫尼曼(Dr. Samuel Hahnemann)創立,現時在英國、印度、歐洲多個國家,是國家醫療制度一部分,處理不少急症、慢性病、身心病,更有一些是專攻癌症及臨終患者。
撰文:黃偉德(澳洲順勢療法文憑) 鳴謝:香港自然健康協會

真假石斛亂人耳目
石斛是一種蘭科植物的莖部,蜷曲成粒狀,皮紋嫩身,帶有膠質。有滋陰、生津和明目的效用。 石斛產自安徽霍山,所以有稱為「霍山石斛」,其後在雲南、浙江一帶也有發現。 過往石斛的價值比黃金貴,但近年價格已變得相宜。
撰文:灼華 鳴謝:高錦明教授
中醫食療治腎炎
機體在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廢物,如尿素、尿酸和多餘的水分,由循環系統送到腎,在腎內形成尿,經輸尿管入膀胱暫時貯存,最後由尿道排出體外。 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等四部分組成排泄系統,其中腎臟是最主要的排泄器官。 由於這些器官的基本生理功能是生成尿液,排出尿液,所以西醫稱為泌尿系統。
撰文:虞培楠(中醫師)

「沙士」暴露香港公共醫療衛生體系的缺陷
「沙士」暴露了香港公共醫療衛生體系的缺陷,增強了醫療改革的迫切性。單獨增加醫療收費的政策,並不能解決整體的問題,當局必須進行全面醫療政策檢討。
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幫助學生輕鬆面對放榜
每年升中派位放榜、中學會考放榜、高級程度會考放榜、大學聯招放榜,也會在暑假公布。暑假因此亦成為不少學生的緊張時刻。
撰文︰麥國風(衛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
[內容]機不可失
近期醫學界最矚目的人事調動中,相信是世界衛生組織邀請本港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醫生出任其保護人類環境部門主管,成為在世衛秘書長下數名部門主管之一,責任重大。
撰文︰勞永樂(醫學界立法會議員)
[內容]制訂完善應變計劃 充分準備疫潮爆發
今次非典型肺炎疫情對公共醫療服務帶來了重大和深遠的影響,醫管局認為有需要對未來疫潮作更妥善的準備,同時加速公私營醫療的連繫,並重新檢討非典型肺炎爆發前所作的理順醫療服務規劃。需要改進的範疇包括物料設施供應、資訊科技支援、人力資源調配和服務提供模式等。
資料提供:醫院管理局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