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快樂步過更年
ISSUE 21
2003年2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快樂步過更年
人的一生有很多不同的階段,不同年齡有不同的生理特點和身心特徵。諸如成長期、青春期等,而更年期,亦是人生其中一個必經的階段。更年期是指人的生命中一段特定時期,不論男女都會經歷,不過,因為篇幅所限, 我們今期只詳述女性更年期,而不涉獵於男性。
撰文:Donna 鳴謝:黃漢光醫生(婦產科顧問)


更年期隱憂骨質疏鬆
在更年期中有很多令人不舒適的症狀,潮熱最為常見,但是骨質流失之後所造成的骨質疏鬆卻是最為麻煩且最具危險性,因為骨質疏鬆這個症狀除導致嚴重骨折,更可因而導致死亡。
撰文:Donna 鳴謝:龍廷鈞醫生


更年期與荷爾蒙補充劑
更年期是指當女性到了45至55歲之間,隨著女性荷爾蒙(雌激素)的減少,由生育期進入停育期的一個階段。更年期不單是指婦女停止經期的一刻,而是停經前後身體所產生變化的一個階段,在這段期間,女性無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很多的變化。
撰文:張崇德(藥劑師)


荷爾蒙補充劑一覽


病人對藥物認識普遍不足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就「藥物安全」、「選擇權」與「教育」三方面,於2002年12月18日至2003年1月5日期間進行了一個名為「藥有所思」的全港性大型調查。調查顯示,80%病人向私營醫生求診時,未獲給予藥物選擇權,而公營醫療服務的情況則較佳。另外,80%受訪者認為醫生的藥物處方應受審核。
撰文:Agnes


全面普檢防乳癌弊多利少
乳癌可說是令女性聞之色變病患。乳癌是香港其中主要致命惡性腫瘤疾病,死亡率排名高踞所有癌症的第三位,更是香港女性的第六號殺手。
撰文:潘君亮


重肌無力症
重肌無力症,又稱重症肌無力或肌無力症。病者的早期症狀多是眼皮無力,眼瞼下垂, 是一種會導致肌肉無力,易感疲勞的疾病,主因是神經無法把訊號傳至肌肉而引起。
資料提供:溫兆康醫生(心臟科專科)


郭寶賢一個信念 200 萬
郭寶賢離開聯合醫院的時候,引起了一陣小騷動,成了風頭人物,這種風頭是郭醫生始料不及。大家的著眼點都在他的百萬年薪與唾手可得的200萬賠償。白花花的銀子放在眼前是很難拒抗的誘惑,能夠置諸不顧,是一個理想得有點過份的理由--信念。
撰文:Donna
[內容]




由「心」出發
身體出現問題令人產生很多疑惑,我們總想了解及知道自己有甚麼病,知道後,便要了解治療的方法,吃甚麼藥、做甚麼物理治療、找職業治療師做些手架、找營養師問問戒口的問題…… 正所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撰文:劉素琼(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身心力行課程」組長/註冊社工)


婦女心理健康
女性在社會與家庭中的角色,近幾十年有極大的轉變,由以前的三步不出閨門到現在撐著半邊天,現代女性除了要負起生育工作,也是家中經濟的支援者。角色的轉變帶來身心重大的衝擊,如何使精神更健康,就是今日婦女必須正視的問題。
撰文:鄒翠娟(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專科護士)





惱人的頭皮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試過多頭皮,如雪花般的散落在肩膊上的經驗,令人感到既難看又尷尬,試過使用多種「去頭皮洗頭水」,結果亦未如理想。
撰文:周永就醫生


簡釋藥物漂白法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幼細及白皙的皮膚已差不多等同美麗的代名詞。俗語更有說「一白遮三醜」,可以想像中國人對美白的推崇,所以絕大部分的女性對美白都是趨之若鶩。
撰文:陳祖鈞醫生(整形外科專科)


糖尿病飲食治療
許多人都以為,若患了糖尿病就甚麼都不能吃,尤其糖類和澱粉類。事實卻並不全對,糖尿病患者只要遵守基本的飲食原則,其實很多類型的食物都可以吃,只是不能過量而已。
撰文:Zero 鳴謝:劉立儀(註冊營養師)


認清藥名可免吃錯藥
不少病人吃藥都不習慣記著藥物的名稱,而只記著吃的藥丸是紅是黃是白,或是藥丸的形狀。其實每種藥都可能有不同的外形,而不同的劑量也有不同的顏色,所以,最好都是記住藥袋上的藥名,就可免吃錯藥之虞了。
撰文:李慧中


哪一塊是身體內最長的骨頭?
骨骼系統是人體內一個非常重要的系統,整個軀體的支架。平均來說,每人都有206塊骨頭分布在體內各部分,支撐著我們全身的肌腱及內臟。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


流行性感冒


服藥學問
有一次,大文因為渾身發熱和不停咳嗽而向醫生求診,經診斷後,醫生說大文患了支氣管炎,處方了退燒止痛藥丸、化痰止咳藥水及一星期的抗生素給他服用。
資料提供: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內容]




更年期的中醫調理
女性一般在「七七」(即49歲)之年,月經會閉止不行,稱為「絕經」期。在這段時期所出現的一系列症狀,如潮熱、月經紊亂,煩躁易怒等多種症狀,稱為「經斷前後症候」,亦稱為「更年期綜合症」。
撰文:虞培楠(中醫師)


紅棗健脾益氣
棗類可說是品種繁多,最為我們所熟悉的應是藥材舖中隨手可見的紅棗和蜜棗。究其實,紅棗和蜜棗都是大棗的一種。
撰文:Donna 鳴謝:高錦明教授


紅棗食療
紅棗,又叫大棗,為中國特產之一。紅棗皮薄肉厚,甘甜適中,營養豐富,為冬天進補佳品,在中國已有三千年歷史,而且產量甚豐。
撰文:關志泉師傅





註冊中醫與立法會醫學界功能界別
政府為保障香港市民健康、確保中醫的專業水平及確立中醫的法定專業地位,自2000年起便展開中醫登記及註冊工作,而首批註冊中醫名單亦由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於2002年11月29日公布。7千名申請者中,共有2384位獲准正式註冊為中醫。
撰文︰勞永樂(醫學界立法會議員)
[內容]

慎重處理肝臟移植中心合併事宜
去年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因資源不足,發生「棄肝事件」,威院和醫院管理局的「僵硬指引」遭受社會各界批評。醫院管理局上月正式宣布,將於短期內合併瑪麗醫院和威爾斯親王醫院兩間肝臟移植中心,設立中央輪候名冊且由瑪麗醫院全權負責肝臟移植手術,事件再次引起各界關注。
撰文︰麥國風(衛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
[內容]

「安康學堂」推動長者健康教育
醫院管理局一向積極推廣健康教育,為市民提供健康生活的知識,促進他們的健康,減低患病的機會。設於醫管局大樓內的健康資訊天地,是醫管局與社區攜手合作促進健康的一道橋樑,亦是病友、家屬及市民取得健康教育及醫療服務資訊的重要渠道。
資料提供:醫院管理局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