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痛風症
ISSUE 177
2016年2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痛風症
如果血液中的尿酸(Uric Acid)水平過高,稱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如果體內尿酸過多,尿酸鈉結晶水合物(Urate Monohydrate Crystals)可能會積聚在關節,形成痛風(Gout),是最常見的晶體誘導關節病。
撰文:賴愛倫(藥劑師)


痛風症治療藥物


高尿酸與飲食療法
關於尿酸,坊間的迷思實在不少。有人說尿酸就是「酸尿」,也有人說尿酸其實是「酸血」,更有人說是因為體質太酸,所以身體的液體變酸。今期我們詳細看看「三高」以外的第四高 ── 高尿酸及控制高尿酸的飲食療法。
撰文:Donna 鳴謝:莫穎姍(註冊營養師/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


低嘌呤飲食
飲食治療在傳統上可說是降低高尿酸及預防痛風的主要方法,尿酸高的人在飲食上應減少高嘌呤食物、果糖、飽和脂肪及酒精(尤其啤酒)、海鮮、動物內臟、肉類的攝取。對於一般高尿酸或是痛風患者,營養師都會建議「低嘌呤飲食」(Low Purine Diet)。
撰文:Donna 鳴謝:莫穎姍(註冊營養師/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
[內容]




研究指長者不宜做前列腺及乳腺癌檢查
醫療健康機構一向鼓勵市民常做身體檢查,最理想是每年一檢,不然,每三兩年也應檢一檢,以期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美國最近一項研究卻顛覆每年一檢的理論。
整理:Kit


中西醫結合治「多發性硬化症」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推出全港首個針對「多發性硬化症」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先導計劃,病人在中西醫護團隊的監察下,同時接受西藥、中藥及針灸治療。
整理:Kit


假蠔油假豉油潛在健康風險
氯丙二醇成為全球食品問題
內地食品做假的問題已經見慣不怪,可說是「聲名遠播」,早前有假酒、假咖啡、假食鹽、假肉和假雞蛋等等,多不勝數,近期卻流行假蠔油和假豉油。
撰文:林佑(研究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學院理科碩士)
[內容]

香港藥劑業 ── 點滴說當年Part V
藥劑專業組織之一:香港藥學會
香港的藥劑業由19世紀只得寥寥數人至現今二千多人,這些擁有著相同工種相同專業的人自然會不自覺地聚在一起,開始時可能只是交換工作資訊,聯絡感情,漸次會發展至如學會團體或工會組織。
策劃: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撰文:林麗金(藥劑師)、羅雅姿(藥劑師)、呂燕明(藥劑師)、朱敏華(藥劑師)、何嘉誠醫生





食物的重重危機
無論平日如何注重健康,到了大時大節與朋友共樂,又或是家中大食會、公司派對等等,總不免放肆一下,偏偏這些節日飲食的主要內容,經常就是世界剛於2015年10月公布的一級致癌物。
撰文:Kit





牙科用具其他消毒程序
牙科用具除了即棄式用具外,凡重複使用的必須進行嚴格消毒程序,避免傳播細菌及病毒的危機。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營養過剩的脂肪肝
新年節慶,是大吃大喝的最好理由。雖說多吃對身體無益,但口腹是人之大欲,要拒絕美食真是談何容易,況且禁得了這一餐,禁不了下一餐,更令「任性」的人有理由開懷大吃,只是,在代謝綜合症流行的今天,由肥胖引起的脂肪肝亦已見逐年增加。
撰文:Donna





探討石斛屬植物歷史發展及藥用價值(上)
石斛是蘭科植物中第二大物種,在亞洲地區作為普遍的補健中藥和健康食品。一直以來不同種類的石斛屬植物均具有高度的經濟價值,本文與大家介紹石斛屬植物歷史發展以及藥理學研究近況。
撰文:林佑(研究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學院理科碩士)


風寒感冒要藥 ── 荊芥
六十年一遇的寒潮,令市區溫度低見5度以下,更引發看霜潮。只是,一些體質欠善或是長者對寒冷天氣則必須小心,在寒冬下稍一不慎便惹上風寒感冒。 中藥荊芥卻是治感冒初起的常用藥。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中醫保健貼士(上)
飲食調攝與日常保健
良性前列腺增生亦稱前列腺良性肥大,在中老年男性中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退化性疾病,發病率隨年齡而遞增。由於香港人口老化,前列腺疾病有急增趨勢。今期我們了解一下被中醫稱為「癃閉」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飲食與日常保健。
撰文:龎沛、劉善宏、楊灌枝(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


「腸易激綜合症」的中醫治療
一般人偶爾會出現腹痛、腹瀉、便秘等情況,但若發生頻密,影響生活,不少人都會選擇做大便化驗及大腸鏡檢查,以求安心。如果報告顯示正常,只是心情緊張時症狀特別加重,便有機會是患上「腸易激綜合症」。
撰文:周以心(仁濟醫院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及臨床教研中心〈下葵涌〉註冊中醫師)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