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UE 176
2016年1月號
編者的話 [內容]

剖析缺血性中風治療
缺血性中風佔了中風患者的七成,而自從溶血劑面世後,很多病人對所謂腦梗塞的缺血性中風治療樂觀了不少,認為中風病人只要到醫院去打一針溶血劑便可復原,今期我們除了了解一下中風的類型外,亦探討現時缺血性中風的治療。
撰文:Donna 鳴謝:彭家雄醫生(腦神經外科專科)
缺血性中風的藥物治療
據香港衛生署2014年的資料顯示,中風是香港十大死亡疾病中排行第四,死亡人數達3252人。
撰文:張崇德(藥劑師)
治療缺血性中風藥物

新藥聯合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治痛風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Lesinurad聯合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來治療血液中的高尿酸水平症狀。
整理:Kit
研究發現:限鹽對心臟衰竭患者更有害!
數十年以來,醫生都呼籲患心臟衰竭的病人減少鹽量攝入來保護心臟健康。最近一項新研究認為,醫生提倡少鹽的建議未必有益,更有可能增加心臟衰竭病人死亡或住院的風險。
整理:Kit
新藥或可針對所有致病蛋白質
西方藥物(Western Medicine)是由單一化學成分合成的化合物,擁有高密度以及高純度的特點。現時治療的方向,都是以藥劑量的最大化來達到臨床治療效果。
撰文:林佑(研究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學院理科碩士)
肉類致癌的科學依據
最近新聞報道,世界衛生組織(WHO)把加工肉類列入一級致癌物,而紅肉則列為2A類致癌物(很可能致癌),消息引起社會評論不休。
撰文:林佑(研究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學院理科碩士)
[內容]微電流痔瘡溶解術
痔瘡究竟有多普遍實在很難統計,因為患者認為痔瘡是難言之「隱」,多不會宣諸於口。現時治療痔瘡的方法日見多樣且愈趨簡單,香港亦引入了微電流溶解痔瘡術,雖然治療仍有限制,卻為內痔患者提供多一項選擇。
撰文:Donna
香港藥劑業 ── 點滴說當年Part IV
梁國強走進藥廠的萌芽時代
原是藥劑師的梁國強在八十年初做著悠閒的配藥工作,卻毅然脫下藥劑師的白袍,跑上前線做銷售員。從跨國藥廠在香港的萌芽時代開始,由藥物銷售蛻變至疾病管理,至今已過三十年……
整理:Donna 策劃: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仿製生物製劑不等同生物製劑
病人用藥應注意
近十年多種生物製劑陸續面世,為癌症、血友病、多種免疫系統、器官移植排斥及糖尿病等患者帶來治療希望。隨著生物製劑的專利權陸續到期,其他生產商可仿製原廠專利生物製劑出售。但是,仿製的生物製劑是否等同原廠的生物製劑?
整理:Kit
[內容]
2016 健康有計
歲首至年終各有節氣,養生重點按時不同。除了平日要均衡飲食加運動,留意以下健康年曆表,為自己編出2016保健養生計劃,想健康就沒有難度!
撰文:黃穎妍(營養師/香港保健食品協會會員)
男人40更年期!
說更年期,大家都想到女性更年期,其實男性也有更年期,只是症狀不及女性明顯,故常會被大眾忽略。其實,男人若是年過40,亦有可能出現與女性更年期相似的症狀。
撰文:Kit

牙科手術儀器的消毒程序
牙科使用的工具及儀器種類相當多,不可能即用即棄,而所有病人對牙科診所的消毒都有絕對的要求。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遠離口臭
有些人,身體沒有甚麼不妥,但非常「大口氣」,口中常有一股難聞氣味,遠遠也可聞到,難以接近,在社交場合常令人尷尬萬分。
撰文:Kit
[內容]
補氣活血防黨參
香港人最熟悉的中藥,除了淮山、杞子,再來就是防黨、北耆,冬天用來煮雞湯或是肉湯,氣清味甜,防黨尤可補氣活血,價錢相宜,更是不少家庭的最愛。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帶狀疱疹知多少?
相信大家對帶狀疱疹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帶狀疱疹常侵襲中老年人,是長者最常患的皮膚病之一,民間一般稱之為「生蛇」。這種帶狀疱疹病毒早於兒童時代已經埋伏在我們的神經元之內。
撰文:白秉銧(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
[內容]淺談妊娠糖尿病中醫觀點
「妊娠糖尿病」是指在懷孕前未患糖尿病,反在懷孕時才出現高血糖現象,這樣的孕婦就是罹患「妊娠糖尿病」,發生率約百分之一至三。
撰文:林浩雯(仁濟醫院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及臨床教研中心〈下葵涌〉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