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UE 172
2015年9月號
編者的話 [內容]

婦科癌症第二位:子宮內膜癌
在婦科常見癌症之中,多年來都是乳癌位居首位,緊隨其後的就是子宮頸癌。隨著市民對子宮頸癌的防範意識提高及疫苗的出現,子宮頸癌的發病率開始下降,而子宮內膜癌卻躍升為婦科常見癌症的第二位。
撰文:Donna 鳴謝:吳東耀醫生(婦科腫瘤科)
子宮內膜癌
化學療法及荷爾蒙藥物治療
子宮內膜癌患者數目於近年逐漸遞增,醫學界相信與高脂飲食習慣及女性減少生育令子宮長期受雌激素影響有關。
撰文:陳碧琪(藥劑師)

Omega-3補充劑對失智無效
一直有研究表明,膳食補充劑Omega-3脂肪酸對大腦健康有保護作用,最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一項大型臨床試驗的研究發現,Omega-3脂肪酸補充劑並沒有減緩長者認知能力下降的功效。
整理:Kit
全球氣候暖化警示 ── 海洋生態危機
今年夏天較以往炎熱,不論歐、亞地區均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的溫度紀錄。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報告,今年5月為歷年來最熱的夏季。
撰文:林佑(研究員/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理科碩士)
[內容]專家發現自殺前常有高危行為
歐洲一項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出現危險行為,往往是自殺先兆。
整理:Kit
[內容]認識重金屬危害(上)
鉛水把全城人弄得頭昏腦脹,公屋要驗水,私樓要驗水,豪宅也要驗水,連學校都驗水。不過,千萬不要只把眼球聚焦在鉛,有沒有想過除鉛以外,還有其他重金屬一樣可以透過各種途徑進入我們身體!
撰文:Kit
香港藥劑業 ── 點滴說當年Part IV
香港製藥歷史:政府製藥
香港是一個依附在中國大陸南面邊陲的小小漁港,百年之間竟成為全球人口數一數二長壽的地區,優秀的醫藥根基是舉足輕重的原因。香港藥劑業 ── 點滴說當年的第四部分要說的就香港製藥業的歷史。
策劃: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撰文:林麗金(藥劑師)、羅雅姿(藥劑師)、呂燕明(藥劑師)、朱敏華(藥劑師)、何嘉誠醫生

如何有效補充膠原蛋白?
現時市面上最流行的美容產品不是透明質酸就是膠原蛋白,很大部分的護膚品牌都慣性地添加這些物質,膠原蛋白因是皮膚中的支架,更是各種產品宣傳的重點。
撰文:鄭天恩(營養師/香港保健食品協會會員)
[內容]吃純粹港風糖水
在油麻地、佐敦一帶要找地方吃糖水,友儕間根本毋須動議和議,目的地非常一致,就是老牌糖水檔「佳佳」,原因是喜歡那種很純粹的港式味道。
撰文:Zero

正確使用抗生素
上期已解釋了一般牙科病人口中的「消炎丸」其實是抗生素,今期我們討論一下這些病人服用「消炎丸」後的效果。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西瓜的藥用價值
夏日炎炎,最好品嘗一下爽口甜美的西瓜一解暑熱。但西瓜一向予人作為清熱水果,婆婆媽媽通常不敢多吃,今次我們來為西瓜來個平反。
撰文:林佑(研究員/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理科碩士)
捱夜三宜三忌
早睡早起精神好!可是,現實來說,誰會早睡早起?都市人三不五時都要捱夜,對於這些夜貓子,有甚麼食物可「幫補」?
撰文:Kit

預防「三高」食療方
俗語雖說:「食得是福」,但如果食不得法,過食肥甘厚味,對於長者來說,「食得」並不一定是福,但是過分低脂低糖亦可致營養失調,只有保持正常體重,維護健康體格,才是真正的福。
撰文:林浩雯(仁濟醫院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及臨床教研中心(下葵涌)註冊中醫師)
中藥款冬花可預防偏頭痛?
著名養生專家引述一項外國研究,說「中藥款冬花可預防偏頭痛」,更教人泡茶喝,報章及多個健康網站都有轉載,有讀者問可不可信?偏頭痛與一般頭痛的致病因不大相同,用藥也稍異,中藥款冬花是否有此奇效?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低頭族易患頸椎病
平板電腦和智能電話在香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不少在辦公室工作的打工仔,每天會用上六至八個小時使用電腦,即使稍有空閒,亦會忙著操作智能電話。
撰文:吳霆鋒(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