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出血性中風
ISSUE 167
2015年4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出血性中風
腦中風,簡單來說就是大腦因局部的血流出現障礙,令腦部失去部分功能。血流出現障礙的形態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缺血性,另一類是出血性。在臨床上.出血性中風帶來的傷亡,比缺血性中風更為嚴重!
撰文:Donna 鳴謝:黃國柱教授(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出血性中風治療
出血性中風的特性是發展迅速且威脅生命,必須盡快接受治療,治療目標是挽救生命、緩解症狀、減少出血、減低出現併發症。
撰文:Donna 鳴謝:黃國柱教授(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家居藥櫃的常備藥物(上篇)
即使不是長期病患者,平日遇上傷風感冒、腸胃不適、肌肉痠痛、皮膚敏感等等小病小痛時,很多人都會到診所求醫或自行到藥房購買成藥治療,情況有改善後,藥停了,通常不會立即把藥棄掉。久而久之,家中會儲起一堆所謂「平安藥」以備不時之需。
撰文:陳嘉欣(藥劑師)


家居常備藥物


常見綜合感冒藥





多吃葉菜防腦退化
認知障礙症(Dementia)可說是醫療衛生的重大課題,相關研究亦特別多,科學家致力尋找治療方案,或是 ── 預防方案,而最新研究發現,每天都吃葉菜類植物可有助預防腦退化。
撰文:Kit


一日一蘋果 藥劑師遠離我
「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句老話中外皆知,意謂每天吃一個蘋果,就會身體健康,毋須見醫生。過去一直都有人懷疑其可信性,但不改蘋果健康的正面形象。
撰文:Kit
[內容]

了解自我 控制情緒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愈來愈多現代人出現情緒問題,尋根究柢之下,都歸究於社會競爭太激烈,對個人的情緒衝激太大。有些人會問:五六十年代社會貧困,人民生活艱難,為甚麼意志卻比現代人堅強?現代人是情緒有問題,還是情緒管理有問題?
撰文:Donna 鳴謝:鄒凱詩(臨床心理學家)


氣候變化,帶來全新人畜傳染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氣候變化已經持續了50多年,在科學、環境、經濟和政治層面浮現出各種問題。
撰文:林佑(研究員/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理科碩士)
[內容]

預防愛滋病毒蔓延的最新發現
愛滋病毒亦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目前全球因感染此病毒致死的個案高達一億八千萬人。全球科學家都不斷研究預防阻止病毒蔓延之法。
撰文:林佑(研究員/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理科碩士)





旅行者總要一到的婆羅浮屠
對於印尼,除了家中那個印尼姐姐、每個星期天包頭包頸或穿紅著綠地穿梭於香港大街小道的印尼妹妹,還有甚麼認識?印尼其實是個著名旅遊地點,尤其充滿熱帶風情的峇里島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婆羅浮屠。
撰文:Zero


褐色海藻可使腦細胞再生?
近來市面上有很多海藻類產品,聲稱對腦部退化有效,可激活腦細胞再生,令思考清晰云云,又可美容減肥提升免疫系統功能,吸引不少人士解囊。到底這類補充劑是甚麼東東,今期藥劑師為你分析!
撰文:歐偉忠(藥劑師)


治療黃褐斑
三合一藥膏不能過量
有了一點年紀,無論保養做得多好,皮膚總不及年輕時白晳亮麗,面上逐漸長出各種各樣的斑點,其中有一種斑特別可怕,一大片左右兩邊長在面頰上,有人稱這種斑為肝斑。
撰文:Kit





能不能忍一時之痛?
牙科求診的病人大部分都是因為牙痛,見牙醫當然希望即時止痛,牙醫必須找出問題所在然後處理才可以止痛,但情況其實並不簡單。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低頭族,保護頸椎少勞損!
因為手機的風行,全城皆低頭。男女老少都變了低頭族,連最不趕潮流的大叔大嬸都一人一部天天低頭滑,年輕人的頸椎彈性好,中老年人則需小心滑出頸椎病。
撰文:Kit
[內容]




中醫談飲食養生
中醫強調治未病的理念。由於疾病的發生多從非器質性病變發展至器質性的階段,一旦對身體構成了實質性損害,施治就困難得多。
撰文:吳海寧(仁濟醫院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及臨床教研中心(下葵涌)註冊中醫師)
[內容]

中藥火麻仁 潤燥滑腸
大麻在大部分人眼中是毒品,但在中醫中藥裡卻可以是藥品,大麻的種子麻仁恰恰就是著名中藥火麻仁。在大麻成為受管制毒物的情況下,中醫如何使用麻仁?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駐顏有術保青春
當市面上美白針、童顏針、肉毒桿菌針打到成行成市,大概可反映出人類對「青春美麗」留戀的熱切。長於養生的中醫中藥當然不可能如「打針」般立竿見影,但安全自然,對留駐青春不無小補。
撰文:梁浩榮(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