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慢性腎衰竭與尿毒症
ISSUE 162
2014年11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慢性腎衰竭與尿毒症
對很多沒有患腎病,或是沒有發現患上腎病的市民來說,腎病的概念很模糊,以為是偶然功能失調,治好了便相安無事。其實,腎臟會受身體其他疾病影響令功能逐漸衰退,嚴重者會出現慢性腎臟病及尿毒症。
撰文:Donna  鳴謝:蔡冠誠醫生(香港腎科學會主席)


護腎8個法則
從20-40歲這段期間,很多人是從未光顧過醫生診所,連傷風感冒也不必見醫生,但是踏入40歲,便會發現與醫生見面機會愈來愈多。有時更會在無意的檢查中發現身體出現毛病,例如三高,例如肝腎功能退化。
撰文:Donna  鳴謝:蔡冠誠醫生(香港腎科學會主席)
[內容]

急性腎衰竭
腎衰竭對很多人,尤其年輕人可說是相當遙遠而陌生。一般都認定,腎衰竭患者必定是白髮蒼蒼的長者。現實卻是,只要稍為不小心,腎衰竭很可能近在咫尺。
撰文:陳嘉欣(藥劑師)





腦膜炎新疫苗快速被批
糖尿病患者較難從壓力中復元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宣布批准第一個血清B型的腦膜炎雙球菌疫苗Trumenba使用在10-25歲組別。
整理:Kit


FDA連批兩藥治特發性肺纖維化
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罕有地連續批出兩個新藥作為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之治療藥物。兩種藥物分別是Pirfenidone及Nintedanib。
整理:Kit


香港藥劑業點滴說當年Part III
醫院藥劑的發展:私院篇
1894年,香港迎來開埠以來最大的瘟疫,而瘟疫之後,香港卻迎來第一間私營醫院。危與機在香港這個小島上不斷的更迭上演,就看香港人是否有化危為機的能耐!
策劃: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撰文:林麗金(藥劑師)、羅雅姿(藥劑師)、呂燕明(藥劑師)、朱敏華(藥劑師)、何嘉誠醫生





黃山之外更無山
嚮往是奇怪的情感。問同胞們為何喜歡遊香港,他們的答案很多,其中一個說:因為嚮往,猶如鄉村嚮往城市,在眾多離開中國大地的島嶼中,香港不能不到。那種情感也許就如全球行者嚮往黃山,無論如何也要到黃山去走一遍,領略人間仙境的況味。
撰文:Zero


關於奧米加3脂肪酸
流傳的二三事
奧米加3魚油丸的好處早已街知巷聞,網絡上更有多種關於奧米加3魚油丸的傳言,例如教消費者分辨魚油丸的真假。這些傳言是否可信?這裡和大家探討其中幾個最熱門的流傳。
撰文:徐鳳麟教授(台北醫學大學生藥學研究所教授/香港保健食品協會會員代表)
[內容]




如何正確使用藥物必讀篇
有人說服藥時不能喝鮮奶,又有人說服藥時必須飽肚,其實服藥並不是隨便吞下便可藥到病除,有些藥需要與食物同服,有些藥需要飽肚服,亦有些藥必須咬碎才好服。今期藥劑師教大家認識一下服藥的學問。
撰文:葉曉玲(藥劑師)


淺談口腔外牙科X光
X光在牙科的應用十分普遍,因為牙醫常要借助X光來觀察病人牙齒組織,在牙科中最常見的是口腔內牙科X光,今期和讀者討論的卻是口腔外牙科X光。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中年人的肩膊痛 ── 五十肩
肩膊痛是很多中年人常見病,有人歸究是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之後的結果,也有人歸究為職業病,尤其職業司機。因為患病者多是40-50歲的中年人,所以肩膊痛常被稱為五十肩。
撰文:陳俊偉(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


中醫眼科
白內障治療(上)
白內障是眼球內的晶狀體由於受某些原因的影響而發生混濁,透明度降低,或者變得完全不透明的一種眼病。中醫遠在唐代,已有白內障的記述。
撰文:關斯桐、黃施博(註冊中醫師)、關斯煒(中國註冊醫師)、徐仕偉(藥學專家)、周光煜(註冊中醫師)


同科同屬不同藥
白芍赤芍各有所長(下)
同是芍藥,如何分白芍與赤芍?以前是用花的顏色分,現時則是以生長地區及培植方法區分。白芍為人工培植,赤芍則是野外山花。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香港人是輸家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英國作家奧威爾所預言的《1984》, 成為對香港文明的詛咒,看來快將應驗!
撰文: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內容]

市民與病人的依從性
在醫學治療中,有一個名稱叫做藥物依從性(Drug Compliance),就是醫生在看病後處方讓病人服藥,然而病人總是有多個理由不依從醫生的處方,令醫生無法掌握病情。情況有點像近日示威事件,部分市民不肯依從政府的「處方」,出現了「不依從」。
撰文:蘇曜華(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