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UE 153
2014年2月號
編者的話 [內容]

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
遇上關節痛,有人說是風濕病,有人說是退化病,有人說是免疫系統疾病。有人患了一般退化性關節炎以為自己患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人則是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卻當成普通關節炎而不去理會。對症才可下藥,屢醫罔效往往是病急亂投醫的底因。
撰文:Donna 鳴謝:莫慕賢醫生(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助理教授及副顧問醫生)
多種藥物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關節受到自己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引致滑囊膜發炎。造成關節腫脹、疼痛,甚至變形。
撰文:張崇德(藥劑師)
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
類風濕性關節炎生物製劑

維他命D補充劑無助心臟病及中風預防
關於維他命D補充劑的使用,醫學界一直意見分歧。最新一項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Lancet》的研究回顧認為,處方維他命D補充劑對減少骨折、預防心臟病發作、中風、癌症等並無顯著作用。
整理:Kit
Afatinib延長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存活期
一項臨床研究對比Afatinib與Cisplatin + Gemcitabine一線治療亞洲EGFR突變陽性期非小細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結果顯示,使用Afatinib治療優於Cisplatin+ Gemcitabine一線治療。
整理:Kit
[內容]香港藥劑業(Part I)
點滴說當年(2)
香港藥劑的發展,最早的記載要追溯到1879年外科醫生報告所提到「年老非合資格藥劑師布特豪」,十多年後,那時的香港政府開始培訓本地藥劑學徒,卻因華人對西藥缺乏認識,藥劑師在社區未能發展。
策劃: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撰文:林麗金(藥劑師)、羅雅姿(藥劑師)、呂燕明(藥劑師)、朱敏華(藥劑師)、何嘉誠醫生

培植蟲草菌絲體 Cs-4的藥用價值
中醫學博大精深,有數千年歷史,可說是人類自有文字記錄以來最悠久的醫學。中醫學使用數百多種中草藥,其中以野生冬蟲夏草最為名貴。現時坊間流行的培植蟲草產品,藥用價值如何?今期為大家探討。
撰文:歐偉忠(藥劑師)
Unhappy Veggies
健康素菜是不是一定難吃?理論上應該不是。但若是以今次這家主打賣健康素食餐廳的水準來說,健康素菜,倒真的很──難──吃。
撰文:Zero 攝影:Kit/Gary

揀飲擇食 健康好過年
農曆新年是中國傳統最重要的日子,寓意著一年伊始。過年放假,心情輕鬆,糖果糕點吃多了腰部當然又長幾公分。只要淺嘗輒止,便可開心健康好過年。
撰文:Kit
[內容]牙齒咬合與移位(下)
上一期我們已經介紹過缺牙之後會令牙床骨收縮、牙齒移位及過度長出,為免這些情況出現及影響外觀,缺牙後應鑲上假牙。
圖片及資料提供:楊幽幽醫生(牙科)

踝關節扭挫傷治療與護理
踝關節扭挫傷,廣東人俗稱「拗柴」,是在日常活動中最常見的扭挫傷,亦是各類運動最常發生的損傷。
很多人都有踝關節扭傷的痛苦經歷,真是舉步維艱,有苦自己知。
踝關節扭挫傷不會是某類人的專利,但一般以青壯年及運動員較為多見。
撰文:羅健雄(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
吃紅麴可降膽固醇?
現代人豐衣足食,隨便驗一驗膽固醇,少有不超標。我們既不願吃藥,也不願縮食,只希望吃些「健康」食品便可回復健康。紅麴據說有消脂降膽固醇功效,在「人傳人」的風潮下成為
熱門保健品。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詩‧酒‧命運 才高不及命好!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酒是解憂還是添愁?
撰文: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內容]抗生素的末路
很多人生病的時候都曾經服用抗生素,但到底抗生素是甚麼東西?我們甚麼時候需要使用抗生素?服藥時又有哪些需要留意的地方呢?
撰文:蘇曜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