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猩紅熱
ISSUE 122
2011年7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猩紅熱
近月猩紅熱流行,感染人數急升。2011只過了一半,已經破了由九七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六月底截稿時感染人數突破670宗,比2008年最高紀錄235宗多了一倍多,升幅驚人。
撰文:Donna 鳴謝:勞永樂醫生(傳染病專科)


甲型鏈球菌蠢蠢欲動?
甲型鏈球菌是一種人類的致病菌,在全球每年都會造成千萬人感染,亦有數以十萬計的人死於甲型鏈球菌感染所造成的疾病。甲型鏈球菌感染有常見的喉嚨發炎、上呼吸道感染,亦有見於兒童的猩紅熱、風濕熱及急性腎絲球腎炎。
撰文:Donna 鳴謝:勞永樂醫生(傳染病專科)


青光眼與藥物治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因素,全球共有7000萬青光眼患者。若是未及就醫,嚴重時可以致盲,如果能及時使用藥物控制眼壓,大部分患者仍可維持視力。
撰文:張崇德(藥劑師)


青光眼藥物





FDA批新藥治慢阻肺病
中大引入雙球小腸鏡診斷小腸出血
FDA批准Arcapta Neohaler(Indacaterol)吸入粉末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 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
整理:Kit


塑化世界 不能避免的塑化劑之害
被稱為台灣三聚氰胺的塑化劑事件,引起了食品危機的連串風波,直至今天仍未落幕。究竟塑化劑是甚麼物質?對身體的影響有多大?為甚麼會摻進食物中?是商賈不仁?還是政府監察不力?
撰文:Donna 鳴謝:黃港住教授(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


中醫的肝病
在中醫學上,肝的意義及在人體的作用與西醫的肝並不相同。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動,喜條達而惡抑鬱,故稱之為「剛臟」。《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撰文:張浪(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 整理:Donna





健康素菜食味豐盈
香港人說要吃得健康的時候,通常都會吃齋;也有人因為某些特別因素,在農曆初一及十五堅持吃齋,而究其實,多數人都只是吃素而已。素與齋好像差不多,但是內裡實有很大不同。
撰文:Kit  資料及圖片提供:Daniel


禁拖網呈現新機遇
發展海洋生態旅遊
拖網捕魚被視為其中一種最具破壞力的捕魚方式,因為這種方法會把大魚小魚一起撈捕,嚴重損害魚類的生態平衡,所以,不少國家為保護漁業能長久永續發展,會明文規定不允許使用拖網捕魚。2011年5月18日,香港立法會正式通過在香港水域禁止所有拖網捕魚活動,為香港漁業一個重要里程。
撰文:李美華(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 ── 海洋)





健康之寶銀杏樹
我們經常聽到某些食物有益或有效或對疾病有幫助,原因是那種食品含有某些「活性成分」。 但是,活性成分究竟是甚麼?如何發揮功能卻是不明所以。銀杏樹有益已是眾所周知,銀杏有甚麼重要的活性成分?
撰文:吳澤森(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醫學院博士/香港保健食品協會會員)
[內容]

牙齦萎縮不能復原
牙腳由牙床骨及牙齦包裹著,牙齦萎縮,牙腳就會露了出來,使牙齒變長。牙齦就是我們常說的牙肉,牙肉萎縮之後,基本上是不會自我復原的。
圖片及資料提供:楊幽幽醫生(牙科)





對淋巴識多一點!
即使是睡足了八小時,或是放假充足休息後卻仍感覺到疲累,此可能是身體的淋巴系統已經出現毛病。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內容]

海帶性寒消暑熱
香港人愛吃日本食物,對於日本膳食的中華沙律當然不會陌生。中華沙律是在海帶上加一點麻油,再灑上芝麻,就成了賣相吸引的日本沙律。那綠綠的條狀物體海帶就是常見於綠豆糖水中的昆布。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留給下代一個劣等人間?
香港生態被「地產霸權」湮歿了! 商人靜悄悄的購入有香港後花園之稱的大浪西灣, 計劃挖平大片樹林,開發為高爾夫球場。 這種所為破壞了自然生態和景觀!
撰文: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內容]

周詳藥物記錄可保障醫療服務
關於政府施政二三事
醫院的病人眾多,而且轉換頻率高。雖然有些病人進出醫院,逗留時間只僅僅一兩天,但其中牽涉的藥物問題卻不是數字所能反映。
撰文:蘇曜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

猩紅熱 一句到尾
「甲型鏈球菌」有名你叫,排名甲乙丙丁次序之首,屬最先為人認識的鏈球菌,絕非太陽下出現之甚麼新事,亦非突然發惡殺人。事實上,當今被甲型鏈球菌奪命者,遠比一個世紀前少。
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