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金黃葡萄球菌
ISSUE 121
2011年6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金黃葡萄球菌
又到夏天,又是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說到細菌,不能不說惡名昭彰的金黃葡萄球菌,這種既普通又容易被殺滅的細菌近年一而再困擾人類,又因為出現抗藥性反應而衍生出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突襲我們的免疫防線,傳染性之普遍僅次於大腸桿菌。
撰文:Donna 鳴謝:鄧兆暉醫生(臨床微生物學及感染專科)


濫用抗生素與抗藥性
開發新的抗生素可以防治已有的抗藥性細菌,但新的抗藥性細菌遲早又會出現。細菌的抗藥性雖是不可避免,卻不是不可控制。導致抗藥性細菌流行的重要原因是濫用抗生素。現時醫院、農場、養殖場等等,均是不必要地大量使用抗生素,給細菌提供不斷進行篩選、不停演練的機會。
撰文:Donna 鳴謝:鄧兆暉醫生(臨床微生物學及感染專科)


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感染
金黃葡萄球菌可引致各類感染。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除在醫院感染外,近年各地包括香港,皆出現了「社區型金黃葡萄球菌」感染。這種「抗藥惡菌」極速擴散,主要導致皮膚及軟組織感染。
撰文:賴愛倫(藥劑師)


抗金黃葡萄球菌藥物





FDA批抗生素治梭狀菌
兒童不應喝提神飲品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最近批准抗生素Fidaxomicin用於治療難治梭狀芽孢桿菌所引起的腹瀉(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CDAD)。
整理:Kit


乙型肝炎治療選擇與預防
乙型病毒性肝炎至今仍是威脅生命的疾病,上期我們已經介紹了治療乙肝的最新藥物,今期討論的是關於治療乙肝的不同方案選擇及預防方法。
撰文:賴愛倫(藥劑師)





廣東粥麵少油鹽
我們喜歡把自己的不健康歸咎於街外的食肆,例如,油太多、鹽太多或是糖太多,諸如此類的 把我們吃胖了。簡簡單單,就把自己不健康的責任推給別人。我們又喜歡把美味與不健康等同,即是「好吃的東西一定不健康,健康的東西一定不好吃」之類。但世事總有例外,這個欄的設定,就是希望可找到一些與以上定義相反的食店。
撰文:Zero 攝影:Kit


你對牠們有多認識?
對不熟悉鯊魚的人來說,鯊魚等同咬死或咬傷泳客的惡魚,是電影中惡形惡相只攻擊男女主角的奸角,又或是親朋飲宴中以顯示身價的盤中飧。鯊魚這個種群已經被過度捕撈,干擾了海洋生態的平衡,尤其被捕撈割鰭後魚身更被拋棄,嚴重地浪費海洋資源。
撰文:潘婉堯(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市場推廣主任(鯊魚項目))





牙周整型手術治敏感牙齒
以往病人對敏感牙齒的容忍度較高,經過解釋後明白了就會依從牙醫建議的方法處理,希望慢慢改善,而近期的電視廣告卻令患者有過高的期望。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健步鞋 長者與兒童不宜
要買一雙好鞋子,有時真是難之又難,除了美觀之外,還需要考慮舒適。尤其對一眾已不是太年輕又已有點中年發福的兄弟姊妹,最好能集內外在美,還兼減肥瘦腰健身矯型增高等等等等無敵功能。而市場恰巧又真的有這麼一個神奇產品。
撰文:Donna 鳴謝:李幗兒(足病診療師)
[內容]




科學地補充「鈣」
相信大家都記得有一個香港的電視奶粉廣告,一位中年女士慢慢地在螢光幕前變老,隨著老化,這位女士的身體亦慢慢轉變,又寒背又矮小了,影像真是嚇人一跳!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內容]

中醫談水果食療功效
臨床上有些中醫師在診症後,會對某些病人叮囑不要吃這個、不要吃那個。病人都會主動問:「醫師,我要戒口嗎?」、「我可以吃……嗎?」、「我應該多吃甚麼呢?」為甚麼看中醫要戒口?又為甚麼看中醫要戒口的食物比西醫多呢?
撰文:蔡施敏(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





豬病傳豬 自然現象
豬流感由豬傳豬,如人流感由人傳人,乃自然現象,沒有任何值得大驚小怪之處。
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內容]

也談霸權與年輕一代
任何制度演化至極端,都只會是災難。有變態的政制,才有變態的政府,才有變態的官僚製造了變態的社會,令人民過變態的生活!
撰文: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內容]

鼻炎發作與用藥
夏季因為冷氣長開,室外室內溫差大,加上空氣質素欠佳,不少人的鼻炎會容易發作,即不斷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如感冒的病徵,調查發現多達兩成港人受此類問題困擾。
撰文:蘇曜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