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肝炎中醫理論和臨床
ISSUE 120
2011年5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肝炎中醫理論和臨床
肝炎(Hepatitis)是肝臟的炎症。肝炎的成因可能不同,最常見的是病毒引起,此外,還有自身免疫造成的,酗酒也可以導致肝炎。肝炎一般分急性和慢性。
撰文:張浪(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 整理:Donna


乙型肝炎藥物與治療指引
2000年之前,治療乙型肝炎的藥物只有注射干擾素及口服拉米夫定。踏入21世紀,愈來愈多可用作治療乙型肝炎的藥物面世,使醫學界和患者有更多的治療選擇。
撰文:賴愛倫(藥劑師)


治療乙型肝炎藥物





Abiraterone合併類固醇 治末期前列腺癌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Abiraterone Acetate結合類固醇Prednisone治療晚期已轉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必須是已摘除睪丸而治療失敗的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及使用紫杉醇化學治療失敗。
整理:Kit
[內容]

Menactra准用於九個月大幼兒防腦膜炎
FDA最近亦批准Menactra的使用年紀向下推移至九個月的嬰幼兒,作為預防奈瑟氏菌屬(Neisseria)血清組A、C、Y及W-135所引起的侵襲性腦膜炎。Menacta已被批准用於2歲至55歲的人群。
整理:Kit


為頸血管狹窄進行支架成型治療成效顯著
在香港,中風是成年人死亡及致殘的其中一項主因。每年超過13000人因中風到公立醫院求診,其中約10至15%患者是因頸動脈狹窄而導致中風。若未能及時醫治此風險因素,中風的復發率甚高。
整理:Kit


猝死的幕後黑手
猝死事故不停地發生,死因多為心臟病。膽固醇則是心臟病的頭號元兇,亦是造成猝死的其中一個罪魁。猝死愈來愈年輕化,關注膽固醇的情況,就等如關注心臟,關注健康。你的膽固醇正常嗎?
撰文:Kit
[內容]




瑜伽的流派與健康功效
瑜伽在香港曾經熱極一時,卻因為年前多家瑜伽中心相繼倒閉而漸漸冷了下來。熱潮雖退,但我們不能因瑜伽熱潮退燒而否定瑜伽。瑜伽對身體健康是否可以發揮正面功能?
撰文:Donna 鳴謝:劉凱琳(瑜伽導師)


災後反思
各地接二連三發生天災,日本三月發生的地震及海嘯,以及在印尼、新西蘭、中國的地震等等,連串天災提醒我們,地球原來是這麼脆弱。
撰文:陸婉嫻(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助理公關傳訊經理(品牌))





預防牙患多角度
個人的牙患主要來自清潔問題,與性別或是長幼的關係並不太過直接,小朋友是牙科常客是因為未能自我照護牙齒。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吃得好,健康才會好!
健康飲食是不是一定要沒鹽沒油?是不是一定要清茶淡飯?均衡飲食的大前提不是甚麼都不吃,而是有限度地平均吸收,斷糧辟穀並不是健康之道;聰明地吃,才是邁向健康的不二法門。
撰文:Eric





女性仙藥香附子
在眾多中藥裡,不乏適合女性使用的補血藥,如當歸、鹿茸之類,除了補血藥,亦有一些可疏肝理氣。能夠調經止痛,有抗菌能力的香附,被稱為女性仙藥,雖然有點誇張,但就其功能而言,亦堪稱良藥。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必須正視現代職業病「滑鼠手」
流行的電子產品已發展至人手一部的瘋狂,地鐵車廂中大家忙於使用「微型電腦」打機或是工作,長期操作電腦的結果,使我們無可避免地勞損手腕,增加了患上腕管綜合症的機會。將來,除了一人一部電腦外,也可能會發展至一人一隻「滑鼠手」。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破解「陰性愛滋病」
雖可斬釘截鐵的說「陰性愛滋病」(或稱「陰滋病」)並不存在,但典型情況是有人懷疑自己染上愛滋病,且出現病徵,例如低燒、冒汗、消瘦、食欲不振、淋巴腫大、皮疹、舌苔異常、口腔黏膜呈現白點等;但經多次測試,仍不獲任何感染愛滋病毒的證據,即陰性。
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內容]

醬缸文化
中國歷史裡有多不勝數的宮廷鬥爭故事,有君臣的鬥爭,內戚干政的鬥爭,林林總總……除了國家級的內鬥外,社會亦不遑多讓,這些窩裡鬥的故事,通常都發生在大小機構、家族、大學、教會裡。有些人就是喜歡關了門來惡鬥一番!
撰文:吳劍華
[內容]

預防子宮頸癌及早接種疫苗
子宮頸癌是世界第二號婦女癌症殺手,在香港,子宮頸癌於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中位列第四,其成因或與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有關。這種病毒主要經性接觸傳染,因此,有多個性伴或過早開始性生活的女性是高危一族。
撰文:蘇曜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