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產後抑鬱殺傷力大
ISSUE 112
2010年9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產後抑鬱殺傷力大
近幾年,愈來愈多產婦受產後抑鬱症困擾,因為不能排解低落的情緒而出現自殺行為。今年年初,香港一名女子抱着兩個月大兒子自殺,震驚香港;7月底,日本知名女主播山本真純丟下僅六個月大兒子,墮樓而死,轟動日本,警方相信山本真純是因產後抑鬱自殺。屢屢出現的自殺新聞,只反覆證實了「產後抑鬱症」的殺傷力。
撰文:Donna 鳴謝:梁淑琴博士(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


準媽媽的煩惱 ── 產前抑鬱
我們都以為懷孕女性除了頭三個月晨吐後,都是開開心心地迎接新生命的來臨,但是,研究發現,大約百分之十的孕婦在懷孕期內會出現抑鬱症狀。同樣是受着荷爾蒙轉變的困擾,沒有人知道為甚麼九成孕婦不會抑鬱,而一成則經歷情緒不穩。
撰文:Donna  鳴謝:梁淑琴博士(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


產前產後抑鬱藥物治療
懷孕確是一件開心的事,但有否想過懷孕要面臨很多挑戰?新手媽媽固然緊張,就算已有生育經驗的媽媽,每次懷孕的感受也會截然不同。
撰文:陳碧琪(藥劑師)


產期抑鬱藥物





Stalevo增加患心臟病風險
FDA建議Midodrine撤出市場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最近發布有關治療柏金遜症藥物Stalevo的安全資訊。根據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長期使用Stalevo相較另一種治療柏金遜藥物Sinemet有較高罹患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
整理:Kit


保護病人「私隱」
威院提供更多「上套式」醫院袍
《醫‧藥‧人》編輯部接到一個讀者的電話,投訴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的X光部, 在運作時沒有顧及病人的私隱。編輯部把事件在111期「編者話」中反映, 8月23日收到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對事件的回覆。
整理:Kit 部分圖片:讀者提供
[內容]




提防「百變殺手」冠心病
心臟病一直是香港的第二號殺手,根據衛生署的統計數字,於2009年 因心臟病致死人士佔全港死亡人口約15.6%,人數多達6400人。 當中又以冠心病的比例最多。
整理:Kit
[內容]

港人出遊成地球負擔
縮小碳足印由低碳旅遊做起
香港人熱愛出外旅遊,但大家可曾想過,頻繁地使用空中運輸,負荷最重的不是自己的銀行戶口,而是我們的地球?
撰文:李敬賢(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公關傳訊經理)





兒童常見病
濕疹‧尿布疹‧嬰兒乳痂
兒童疾病種類廣泛,病情溫和時可根據社區藥劑師指示下服用成藥紓緩病徵,但如果使用成藥後病情沒有好轉、惡化或有其他徵狀出現時,必須立即求診,以免耽誤病情。
撰文:賴愛倫(藥劑師)


談足病診療學
足患(上)
相信讀者看過上一期後,對於足部的結構、生長機能等也有初步的認識。今次筆者將會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足部病患作出簡介。
撰文:李幗兒(足病診療師)


牙科病人與精神問題(下)
牙科病人精神問題除了我們上期所討論病人潛在的精神科問題外,今期繼續介紹一些牙科醫生可從牙齒情況來察覺病人的精神問題。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中醫淺論腰痛
每天因腰痛問題到中醫診所求診的病人不可勝數,當中大多數病人都已受腰痛折騰多年,在苦無良策下才走到中醫診所去求診,有調查更發現全球約有八成人口患過腰痛病。
撰文:楊榮鴻(註冊中醫師/那打素中醫服務暨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


天然抗氧化食物
花青素與白藜蘆醇
本篇繼續介紹另一種天然抗氧化食物 ── 「花青素 」,雖然與上一期介紹過的「原花青素」名字差不多,但實際上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抗氧化劑。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升麻使用禁忌多
中藥材的別名多,有些非常相近,容易使人混淆;更有些是與外地的草藥名稱類似,卻是功效完全不同,如果以「差不多」心態來看中藥,除了不能對症治病,更可能危害健康。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爛社會哪來好醫療!
港人在馬尼拉屠殺案中倖存,但身受重傷,傳媒朋友問我對菲律賓醫療可有信心,我毫不猶豫回答:「爛社會哪來好醫療!」
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內容]

談管治之君皇的死穴(III):楊修之死
歷史,永遠是最強勁的「馬後炮」!但必須了解,賣弄聰明是老闆的專利。
撰文: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內容]

不良醫藥廣告泛濫
最近在某份免費報章的頭版封面上讀到一個藥物的廣告,不禁讓我覺得藥品製造商為了金錢而可以把市民的健康置於一旁。
撰文:蘇曜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