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UE 106
2010年3月號
編者的話 [內容]

十人一膽石
膽石或是膽結石,是一個很普遍的消化道疾病,在我們的朋友或是家人中總有一兩個是「無膽」之徒。膽,在中國人眼中非常重要,有「勇敢」、「無畏」的喻意,故有所謂「膽大妄為」,解剖學發現,我們的膽其實一點不大,甚至很小。
這個小小的膽囊位置貼近肝臟,雖然不能與勇敢無畏的「大膽」相關,但是「肝膽相照」倒是千真萬確。
撰文:Donna 鳴謝:陳志偉醫生(外科專科醫生)
膽石一定要做手術?
由於膽石會併發多個併發症,可見膽結石看似普通,但是其所牽連的併發症卻可大可小,甚至足以引起死亡。
撰文:Donna 鳴謝:陳志偉醫生(外科專科醫生)
膽結石及膽道感染的用藥
根據統計,已發展國家中約有一成的成年人及兩成年齡65歲以上長者有膽結石。雖然大部分膽結石是沒有症狀的,但是膽結石有機會引致膽道感染。當膽結石產生相關症狀或引致感染時,便需要治理。
撰文:賴愛倫(藥劑師)
膽道感染藥物

FDA發布長效哮喘藥新安全指引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發布了一項關於使用長效腎上腺素Beta受體激動劑(Long-acting Beta Agonists,LABAs)的安全使用指引,指出長效腎上腺素Beta受體激動劑不應單獨使用在治療哮喘的兒童或成人,生產製造商應把這個使用警告在產品中標示。
整理:Kit
[內容]做好防風措施減壓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1年年報指出,全球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患上情緒病,預計2020年,單是情緒病之中的抑鬱症便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疾病,僅次於心血管。不少專家認為,現代人容易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對高速生活所產生的壓力不能適應而致。
撰文:《醫‧藥‧人》編輯室

敏感‧難忍
過敏,在香港極之普遍。鼻敏感、皮膚敏感都是最常見的敏感問題。資料顯示,超過三分二香港人有不同程度的敏感問題,當中四成半就屬於鼻或皮膚敏感,並且在生活上造成困擾。
撰文:黃穎妍(香港保健食品協會會員/營養師)
地球一小時2010 低碳生活你我有份
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現已達到385ppm,較18世紀工業革命前的280ppm
足足增加了超過三分之一,而且是42萬年以來最高。
撰文:何浩賢(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氣候項目公眾參與總策劃)
[內容]
十大方便健康食物
每年都有些國際衛生組織或是營養機構選出健康食品、健康飲品或是健康菜譜之類,而當選的多是維他命豐富或是有防癌作用的食物。美國Mayo Clinic則訂定了五個條件,以符合這五項特訂條件來選出十大健康食物。
整理:Zero 攝影:KC 資料參考:Mayo Clinic
如何保持牙刷清潔
一項有關牙刷微生物污染調查報告顯示,牙刷刷毛上殘留大量細菌,研究亦顯示,使用三周的牙刷含有包括能致病的葡萄球菌、鏈球菌和大腸桿菌等。
撰文:楊幽幽醫生(牙科)

朱砂因何毒?(下)
在許多著名中成藥中仍含朱砂,如朱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丹及治療中風的安宮牛黃丸。究竟朱砂可用還是不可用?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淺談自由基(上)
「自由基」的探討是近幾年間從醫學雜誌及報道中經常看到的一個熱門話題。自由基的存在空間非常廣泛,無論是大自然或人體內,蹤影幾乎無處不在。究竟自由基是甚麼呢?對我們有多大的影響呢?
撰文:黃施博(註冊脊醫/註冊中醫)
[內容]
「寶藥黨」人定勝天
溯人類豬型流感病毒「族譜」,它的祖先原來包括禽流感病毒、人類流感病毒,以及不同的豬流感病毒,經過多次在豬隻身上的基因「洗牌」產生出來。
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內容]談管治之「用人九慮」(II)
「用人九慮」上期說了慮之以禍及慮之以虛,今期繼續討論如何「識人」與如何「用人」。
撰文: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內容]善用藥劑師資源
香港藥物監管制度檢討委員會的建議,是從多角度出發保障市民用藥的安全。作為消費者,當然不希望自己所購買的藥物是不安全,但如何可確保消費者所購買的「藥物」絕對安全?
撰文:蘇曜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