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搬 新 家 了 »»
小心使用雌激素
很多女性追求美容豐胸,常吃一些抗衰老或是防衰老保健品,這些產品很可能添加雌激素,雌激素或可令皮膚保持年輕,亦有增加子宮肌瘤、乳癌及其他子宮疾病機會。
養腎如養命
中醫認為腎臟可決定人的壽命,養腎就如養命,平日飲食注意不要進食傷腎食物,高鹽及油炸食品含高鹽及高磷,都不利腎臟,此外,功能性飲料亦會增加腎臟負擔。
番茄天然抗氧
番茄生吃熟吃都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且是天然抗氧化劑,有提高蛋白質消化,減少胃脹食積的功效,血清中番茄紅素的含量比較高更可減少胃癌和消化道癌的機率。


你了解哮喘嗎?
ISSUE 10
2002年3月號

< 上一頁

   [購買電子版-PDF]     


編者的話 [內容]





你了解哮喘嗎?
哮喘是一種慢性支氣管疾病,患者的支氣管因發炎而變得腫脹及狹窄,令呼吸不暢順。患哮喘的人,支氣管比一般人敏感。哮喘是一種長期的疾病,可能與你終生為伍。有趣的是,哮喘的症狀因人而異,部分病人僅有一種明確的症狀,而有些病人則具有哮喘的大多數或全部症狀。
撰文:Stanley 鳴謝:譚一翔醫生(香港哮喘會顧問)


哮喘的中醫辨證
哮喘,是支氣管哮喘的簡稱,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發作性、過敏性肺部疾病。 西醫的支氣管哮喘,在中醫臨床上多屬「哮」和「喘」的範疇。兩症各有所指。
撰文:虞培楠醫師


如何治哮喘
若閣下身處鬧市,是否感到空氣混濁?其實香港的空氣污染頗為嚴重,在本年的元旦日,曾在銅鑼灣錄得高達153的空氣污染指數,所以,若是患有呼吸系統毛病的人士,尤其是哮喘患者,則應減少在繁忙鬧市逗留了。
撰文:陳碧琪藥劑師


哮喘藥一覽表


非類固醇哮喘藥
哮喘病是一種過敏性支氣管疾病,患者在病發時會因敏感反應而產生大量的白三烯素,導致氣管發炎而變得腫脹、狹窄、積聚痰液及分泌物,令氣流阻塞而引起呼吸不暢順,嚴重者更可因呼吸困難而窒息致命。
撰文:潘君亮


病人現身說︰最緊要積極面對
本身是哮喘病人的香港哮喘會主席陳麟書,自幼已受哮喘的折騰,更接受過不同種類的治療方法,所謂久病成醫,陳麟書對哮喘這個病可謂瞭如指掌。
撰文:Donna


氣管敏感 = 哮喘?
哮喘是香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每十個小朋友便有一個會患上哮喘,近年,病發率更有上升的趨勢。兒科醫生表示,只要護理得宜,哮喘其實並不可怕。
撰文:Donna 鳴謝:香港中文大學兒科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邊毓秀醫生(兒科專科)


控制鈣離子與控制哮喘的關係
相信每一個哮喘病人都關注如何用藥物控制病情,究竟哮喘病人所服用的藥物與我們身體機能起著怎麼樣的作用及變化?鈣離子的活動與哮喘關係又是怎麼的一回事呢?
撰文:李慧中


不能小覷打鼻鼾
香港大學心臟血管研究所研究發現,有打鼻鼾情況的兒童及年輕人,日後患心血管病的機會較大。負責調查的兒科學系副教授張耀輝表示,打鼻鼾會增加心臟負荷,損害心血管健康,而血壓會比健康兒童高5到10度,血管的彈性亦會較低,增加患睡眠窒息症的機會。張耀輝教授更指出,如果兒童有鼻鼾問題,卻長期沒有適當治療,會增加日後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撰文:Donna 鳴謝:江正本醫生


鼻鼾可以治療嗎?
鼻鼾,這個看似尋常的問題,有些人會漠不關心,有些人卻為此非常懊惱。漠不關心是因為自己打鼾自己聽不見;懊惱則是因為「一個人的鼻鼾,往往是另一個人的失眠」。
撰文:Donna 鳴謝:註冊藥劑師楊澤民


飲食不健康可導致心腦血管病
醫院管理局最近完成了一項調查,發現約半數勞工界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而他們潛伏的心腦血管病的誘因較多。
撰文︰醫院管理局健康資訊天地顧問陳重娥教授、高天才醫生、湯棣然營養師


風濕性二尖瓣狹窄
風濕性二尖瓣狹窄的成因與經常引起咽喉炎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有部分人對鏈球菌的毒素有過敏反應,使身體免疫系統製造有害的抗體,而這些有害的抗體侵害身體組織,引起發燒、游走性關節炎等症狀。
資料提供:溫兆康醫生


坐骨神經痛
我們經常聽到別人說坐骨神經痛,其實坐骨神經痛只是一個症狀,我們必須找出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才可以醫好病患,而可能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也有許多種。
撰文:龍廷鈞醫生


藍芷芊︰給孩子一個希望
儘管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星球,儘管我們都是呼吸著相同成分的空氣,儘管我們的DNA有百分之99.9相同,只是,我們不可能長成相同的人,因為每個人在成長發展的時候都有可能出現一些不同,而這些不同,又足以影響我們看似簡單其實複雜的人生路。
撰文:Donna
[內容]




男女夫妻角色教育
面對今日,我們的社會結構正出現嚴重的危機:家庭破碎、離婚、單親、情殺、自毀、角色混亂、角色逃避,這正是我們好好反省男女角色的時候。
撰文:李寶能(臨床身心行為學家)


中國人對男女性的要求
重男輕女,一向是中國社會存在的固有行為,直至今時今日,都未曾有改。這種固有觀念直接影響中國人對男女兩性的要求與男女兩性的心理發展,家庭中的角色使我們的情緒有不同抒發,是研究中國人精神病不可或缺的背景資料。
撰文:黃偉康博士





「脂」多些或「脂」少些?
脂肪這兩個字真的令聞者色變,愛苗條的女士總是不顧一切的避之則吉。其實脂肪無處不在,要避開它倒不如多了解它。
撰文:珍珍
[內容]

鹿茸滋補壯陽
鹿是篆文象形字,又稱斑龍。古書記載:鹿與游龍相戲,必生異角,故鹿得稱龍。鹿茸又稱斑龍頂上珠,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鹿茸為大補之藥,功能滋補、壯陽,男女皆宜。
撰文:Donna 鳴謝:高錦明教授


鹿茸燉湯一家同享





花茶漱口固齒除煩
飲茶是我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無論咖啡文化在現時的香港是如何的流行,但飲茶文化始終屹立不倒,其中原因,也許是中國人一早已知茶對身體有益之故。
撰文:虞培楠醫師


七種情志病因
古書曾有這樣一段論述:「人之稟賦不同,而受病亦異,顧私己者,心肝病少;動大體者,心肝病多;不及情者,脾肺病少;善鍾情者,脾肺病多;任浮沉者,肝腎病少;矜志節者,肺腎病多。病起在於七情,而五臟因之受損。」
撰文:虞培楠醫師





一氧化碳令人「昏迷」
「昏迷」是1978年時的大製作,在電視上不知重播了多少次,我想這套電影亦會是名作家米高基里頓(Michael Crichton)在電影電視製作的轉捩點。
撰文:陳祖鈞醫生


解讀「錢跟病人走」
猶記起年前醫療決策者一直否認「公私營醫療失衡」,並三番四次強調公營醫療是一種服務,不是市場;只有私營醫療才應受到市場機制和規律影響。尤更甚者,更指摘私營醫療為了自身利益,企圖拖慢公營醫療發展速度及服務水準。可是,這種試圖「分裂割離」的思維終敵不過市場定律的考驗,在經濟巨流的衝擊下原形畢露。
撰文︰勞永樂(醫學界立法會議員)
[內容]

醫藥人信箱


如何與患有哮喘的子女溝通及相處?
在香港的兒童人口之中,患有哮喘的孩子約佔百分之15至20,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香港哮喘會2000年公布)。哮喘病除了為兒童帶來身體上的不適外,對兒童及其家長也帶來不少身心困擾,整個家庭也要面對不同的適應。
撰文: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尹婉萍姑娘(註冊社工)


是時候檢討不良醫藥廣告條例
香港法例中有一條叫做《不良醫藥廣告條例》(Undesirable Medical Advertisements Ordinance Chapter 231章),這條法例源於1953年,今日,醫藥科技的發展如日中天,但我們仍然受制於這法例,包括處方藥物被禁止宣傳及做廣告……究竟是宜?還是不宜? 你又可知道美國的情況呢?
撰文:張成華 資料提供:香港科研製藥聯會執行董事蕭樹煜

»《醫案·錄》試閱版
» 藥物百科
» 投票結果一覽
» 佰期封面電子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