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劍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醫.藥.人》 第 51 期
「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莊子.外篇.秋水第十七》
我們今天已擁有上太空的科技,掌握了認識世界的知識,自以為是掌握了「人之所知」,就能超越至大無窮之域,這些只不過是身體以外一些物理世界的知識,人對自己內心世界的認識卻仍然很無知,自我了解並不深入。我們用「意識」官能接觸世界,分辨事物好壞美醜,「意識」和「無意識」構成我們的內心世界,很多時「意識」和「無意識」都是處於心理對立失衡的狀態,現代人雖然生活在這多采多姿、物質充裕的世界,卻容易掉進心理失衡的深淵,看全球有數以億計的人患上精神病,他們無法闖開回歸內心家園的路,不就是等如活在迷亂不自得的世界嗎?
「心」的深切治療
瑞士精神科醫生榮格(CarlGustavJung,1875-1961)認為物理學並不能解釋心靈與物質之間的互動關係,他認為科學無法解釋分子及原子如何產生意識、思想、情緒,他說西方心理學解決的,只是意識形態,而佛教《心經》與他的「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Psychology)」存在著無比多的共通點。他的分析心理學融合了西方的心理學與東方的精神修煉,他認為《易經》、《道德經》、《大乘佛教》、《禪宗》等中國思維方式,最適合分析心理學發展。
榮格認為釋迦牟尼治療人類精神苦痛,在宗教的觀點上,或許說是救贖心靈(靈魂),釋迦提出「苦、老、病、死」之間的關係,論點與法門,是訓練人們看待痛苦的方法,佛教相信「人生八苦1」是可以避免的,相信做到「苦、集、滅、道2」,就能令人離苦得樂。現代有許多人都有「精神官能症」,榮格認為在他的治療「靈魂」理論中,和佛教的「苦、集、滅、道」有相應,亦有相異之處。用現代的語言說,治療抑鬱相當於治療病態的心理(靈魂),屬於心理學與精神修煉的範疇,是「心」的學問。
渡不了苦厄
榮格認為他不會幫助他的病人了結痛苦,他認為歡樂和痛苦代表一組對立面,人們必須面對、克服痛苦的問題,而克服它的唯一方法,就是忍受它。他說:「為了保持生活的圓滿和完整,需要有歡樂和痛苦之間的平衡,痛苦是自然的,不是生活的病態。」榮格從佛陀的玉旨綸音中,深得啟發,認同宗教面對精神苦難所採取的法門,應用於治療病態的靈魂,先理解苦難的起因,的確令忍受的幅度大增,這方法即使不視以為救贖,肯定是醫療心靈的處方。榮格希望融會東、西方思想,超越文化意識的差異,相互溝通理解、滲透,增加救贖心靈的可能性!
註:
1. 「人生八苦」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陰盛」。
2. 「苦集滅道」是釋迦「四聖諦」的內容:認識「苦」是人生無常之事,「集」是知道「苦」的成因,「滅」是止息「苦」的可能,「道」是滅「苦」的方法。
文章回應 (0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