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潘君亮
《醫.藥.人》 第 26 期
非典型走了之後,登革熱與日本腦炎又匆匆上場。根據國家衛生部發布的全國流行性日本腦炎疫情顯示,截至6月27日,廣東省共有18 個市報告出現日本腦炎病例,累計報告296 宗,25宗死亡個案。7至9月是日本腦炎的高峰期,在這個危險季節,我們必須做好防治措施。
日本腦炎又稱為流行性乙型腦炎,是一種藉蚊子傳染的病毒性疾病。被稱為日本腦炎是因為1871年在日本發現,病毒則是1933年於日本首先被分離,當時被稱為Japanese B Encephalitis Virus,以顯示其與發生於日本的B型夏季流行性腦炎有關。
日本腦炎病毒的傳染與氣候和蚊子的多寡有極大關係。致病原是日本腦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屬於黃病毒科的病毒,通常在亞洲及西太平洋的鄉村及農業地區出現,每年在東南亞、印度、中國、日本及韓國都有病例,而緬甸、孟加拉、印尼、馬來西亞、越南和斯里蘭卡等,更是高度流行地區。溫帶地區如中國、日本及韓國等,高危期為4月至9月,在北印度及尼泊爾,高危期則為6月至11月,在亞洲及大洋洲的熱帶地區,則全年皆有危險。在病毒高度流行的地區,死亡率可高達20至50%。
傳播途徑
日本腦炎流行於夏季,被病媒蚊叮咬之後的感染多是不明顯的,除人類外,多種動物亦會受感染,如豬、牛、馬等,而豬隻更是每年病毒流行的主要受感染動物。目前已知最少有5屬26種蚊可以傳播日本腦炎,而在香港常見的是透過庫列蚊傳播。
庫列蚊主要在水源豐富的地區(如稻田)繁殖,然後在家畜如豬隻中覓食。在流行區中,百分之1至3的庫列蚊受感染及可傳染疾病。
日本腦炎病毒有特定的循環史,每年春末在鳥類及豬隻體內繁殖,傳染方式通常是未帶病毒的媒蚊,叮咬了帶有日本腦炎的家禽家畜後,蚊子吸入日本腦炎病毒,病毒便在蚊子的細胞內增加,再移到體腔進入血液。一般病媒蚊在吸取病毒後3 天內,病毒便大量增加,在感染後10天,病毒增至最高,故蚊子在感染病毒後7至12天內最具感染能力,如再叮人,人類就會受感染。
病徵
日本腦炎的感染大部分是沒有何任徵狀的,每250個受感染者中只有大約一人會有病徵。輕微病徵通常會頭痛、發燒、惡心和嘔吐。情況嚴重的會進一步惡化以致昏迷及神志不清,死亡率高達百分之25,即使生存下來的病人,亦約有百分之30可能會有神經系統損壞。
感染日本腦炎的臨床症狀為先經過4至14天的潛伏期,前期為2至3天,急性期為3至4天,亞急性期7 至10 天,恢復期約4 至7 周。
預防日本腦炎
在香港,日本腦炎並不是流行病,只要保持家居清潔,防治蚊患,染病的機會不高。但因為日本腦炎在廣東及深圳一帶流行,經常往返兩地的人便需特別注意。另外,也因為此病流行於東南亞,所以要到東南亞旅遊的人士亦要有適當的防蚊準備。
旅遊人士可使用簡易的預防方法,如盡量避免在日出及黃昏期間停留室外,特別是在鄉村地方。又可在身體外露部位塗上含NN-Diethyltoluamide(DEET)的驅蚊劑。旅客在出發前亦可考慮接受疫苗注射。
疫苗注射分兩針,必須在出發前最少10天注射完畢。約有5 分之1 人士會在注射部位有局部疼痛和紅腫。在高危時期前往疫區的鄉郊和農村,而又逗留超過30日的人士應接受疫苗注射。
治療
日本腦炎並沒有特別有效治療法,只能依病人的病情給予支持療法,預防痙攣、水腫、體溫過熱、吸入性肺炎,維持呼吸氣體交換,水分及電解質的平衡,以及心肺代償正常。
- 呼吸道阻塞:吞嚥及呼吸功能失調,分泌物易造成呼吸道阻塞,可能需要進行氣管內管放置或氣管切開術。
- 腦水腫:不規則的呼吸可能表示顱內壓過高,減少顱內壓,改善腦血流壓力;維持正常血壓。
- 控制抽筋:在急性期間,可利用一些藥物控制抽筋的發生。
- 一般照顧:留意營養及水分的補充。膀胱過脹則可考慮放置導尿管。注意水分過多或脫水。
- 抗生素:預防細菌性的感染
- 其他:包括生理治療,職業及復健性治療,常見的後遺症包括神經後遺症,情緒及個性的改變,運動及語言的障礙均須復健治療。
- 病媒蚊的防治:加強環境控制,減少病媒蚊,經常清理溝渠,避免死水造成蚊子滋生,懸掛防蚊網等。
疫苗接種須知
基本接種通常是在皮下注射兩針,而兩針相隔一至兩星期。60歲以上人士要在一個月後再注射一針。加強劑通常在一年後注射,或至少每4年接受接種,以保持免疫能力。3歲以下的兒童,每一針的劑量要減半。
建議
旅遊人士前往疫區(如亞洲及西太平洋地區)逗留超過一個月,特別是在郊區住宿活動的話,受感染的機會較高,故應接受注射。
副作用
主要是局部性反應如發紅、不同程度的腫脹和疼痛。也可能有全身反應如發冷、頭痛和發燒。
禁忌
日本腦炎疫苗並不宜於有嚴重的發熱疾病或其他急性傳染病的人士。患有心臟病、腎病、肝病、糖尿病或營養不良的病者也不應接受此疫苗注射。患有血癌、淋巴瘤或全身性癌症的人士亦應避免接種。日本腦炎疫苗亦不適用於懷孕婦女、一歲以下嬰兒或過去曾對疫苗有過敏反應的人士。
文章回應 (1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