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勞永樂(醫學界立法會議員)
《醫.藥.人》 第 37 期
行政總裁何兆煒醫生在醫管局周年大會上公開主催香港醫生返大陸「搵食」。筆者聞後不禁悲從中來,為甚麼到了今時今日,醫管局仍事事執意以醫管局為中心,把醫管局的機構利益放在首位?
據何總裁的構思,是醫管局擔當中間人幫各級醫生穿針引線,讓他們回內地出賣專業技能。他顯然是一廂情願以為可藉此減低醫生的薪酬支出,以及減輕醫管局職位求過於供的壓力,說不定還可收取中間人的服務費,為醫管局開拓新財路。
困局的原因
眾所周知,香港醫療的當前困局,全因90年代初以來政府醫療政策嚴重失誤所致,結果導致醫管局不斷膨脹,私營醫療不斷萎縮。可是,一場金融風暴,香港經濟急速下滑,醫管局頓失進一步膨脹的所需資源。但香港人已經慣性地享用近乎免費的公營醫療,全不知醫療的真正價值,更不願為自己的醫療開支作出承擔,導致公營醫療不勝負荷,前線醫護人員工作環境愈趨惡劣。即使竭盡所能對抗沙士,卻換來醫管局考慮削減他們的現金津貼。
但即使在這個壓力鍋的環境下,公營醫療的醫護人員卻苦無出路。皆因私營醫療長期萎縮,根本沒有太大空間容納由公營轉作私營醫療執業的醫生。在進退維谷下,公立醫生自然怨氣沖天,士氣低落。但何總裁竟想出如此下策,叫醫生返大陸「搵食」。
全國重點醫療中心
筆者認為香港的醫療專業人士毋須悲觀。他們的專業水平位處全國的前列,是中國最優秀的醫療隊伍之一,若這群優質隊伍只為680萬人服務,實在可惜。因此,我們的眼界應將香港發展成全國的重點醫療中心,讓13億中國人都有機會使用香港的醫療服務,那時香港醫生反過來出現求過於供,又何須為解決香港醫療資源緊絀的問題而硬將香港的醫生出口,最終造成香港人才短缺,再難與其他內地城市爭一日之長短。
香港若要發展成為全國重點醫療中心,首要條件是加強本地的私營醫療。因為公營醫療體系是由香港納稅人的金錢補貼,只應為港人服務。若要加強本地私營醫療,政府必須清楚為公營醫療服務定位,改變公營體系建王國、壟斷醫療的思維,使民營或私營醫療有長足的發展空間。另外,當局必須在公帑以外建立一套可長久維持的醫療融資機制,使港人為自己的醫療開支作更大承擔,而香港的醫療發展亦不會因公帑緊絀而停滯不前。
隨著自由行政策進一步放寬,將有助香港醫療事業的發展。試看內地人來港爭相購買貴金屬,皆因相信香港的品牌,相信假以時日,香港醫療品牌定必為內地人士熟悉而樂意使用。
文章回應 (0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