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麥國風(衛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
《醫.藥.人》 第 31 期
繼SARS之後,諾沃克病毒又肆虐香港。根據衛生署的資料顯示,截至11月24日,共有11間院舍懷疑集體爆發腸胃炎,當中又以感染諾沃克病毒為主,受影響的人數多達426人,而大多數個案則是在學校爆發。
諾沃克類病毒會引致食物中毒或腸道疾病,該病毒引致的腸道傳染病於冬季較常見,其症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瀉、腹痛、輕微發燒及不適。由於諾沃克所引致的腸道疾病是較輕微和短暫的,其死亡率亦較低,因此,衛生署一直輕視及低估這種高傳染性的疾病。
學校是傳染病的溫床
學校是爆發傳染病的高危地方,在一間小小的校園裡,便聚集了數百名師生,學生們交往頻密,例如幼稚園和小學生喜歡共享食物,如果學校沒有嚴格遵行衛生措施,很容易成為散播傳染病的溫床。SARS期間,學校沒有爆發集體感染SARS個案,這是否證明學校防疫工作做得好?筆者相信SARS來勢洶洶,當局的確格外留神,做足預防功夫,因此,才沒有學生集體感染病毒。
自從SARS過後,當局的防疫意識日漸薄弱,現時多間學校的學生集體感染腸胃炎,正好為衛生系統響起警號。當局應汲取教訓,引以為鑑,切勿抱著輕視和博彩的心態看待常見的傳染病,反而要監督學校做好防疫工作,因為做好預防功夫是斷切交叉感染的重要一環,透過徹底清潔雙手、保持食物清潔和新鮮及妥善處理污穢物,就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高度警惕傳染病
對付傳染病,無論其致命率高低與否,我們亦不可以掉以輕心,更何況諾沃克屬於高傳染性疾病?在爆發初期,如果沒有及時採取果斷的措施,病毒傳播速度快,又有機會交叉感染,同樣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亦會影響醫療系統的服務。諾沃克的症狀會引致嘔吐和腹瀉,而嚴重的嘔吐和腹瀉會引致身體脫水,在急症室分流制度底下,應該屬於第三級緊急處理病情,加上香港現時正處於諾沃克爆發的高峰期,如果出現大規模的集體感染,急症室必定優先處理,變相延誤其他急症室使用者的病情。
病毒日新月異,當局要居安思危,做足預防和應變措施,尤其學校的防疫工作對整個衛生防護體系非常重要,當局要加強學校教育,把正確的衛生觀念根植在學生心裡。如果不謹守學校的防疫關口,SARS重臨或其他傳染病入侵之時,學校可能成為防疫系統的一道缺口,令病毒有機可乘,屆時衛生體系將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文章回應 (0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