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蘇曜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醫.藥.人》 第 127 期
公營醫療人手短缺,醫管局在醫學界一片反對聲中進行海外招聘,原本預計整體需要招聘500名醫生,唯申請者只有160人,當中更只有20人符合初步資格,而最終只得10名海外醫生獲得取錄。
香港的醫療人員去了哪裡?
大部分都被私營醫院挖走!中國大陸富起來後對優質醫療需求殷切,富豪來港治病,孕婦亦來港產子。
政府短視影響市民
香港其實擁有很多優勢,只可惜現時的政府只顧短暫的掌聲,錯過很多黃金機會。
就以醫療產業為例,我們不需要超英趕美,只要紮根香港,單是針對廣東省的病人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就可以幫助更多國內病人,更可利用賺回來的資金,投放到本地一直被忽視的基層醫療服務,就能造福本港基層市民。
近年,政府只針對短期施政,這種短視態度亦影響了市民,使市民大眾一同短視起來,造成社會的敵對。
以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事件為例,既然當局早知道會有內地孕婦衝關到香港急症室繼而影響本地孕婦服務的情況,為何不早作準備,向私家醫院購買服務 ── 讓本地孕婦只需繳交原來在公立醫院分娩的價錢使用私家醫院的服務,以騰空更多公立醫院的床位予那些衝關的內地孕婦?如果早作部署,臨急應變,那就對本地和內地孕婦都有所交代。
醫療產業有前景
作為領導的政府,應有廣闊的視野,香港具有國內所缺的優質醫療技術,應該不斷擴大,惠及香港及更多中國人,而不應該愈做愈「縮」。放在眼前是祖國十多億的人口,可預視未來對醫療技術有更大的需求,以現時香港的醫療資源根本不能支援更多的非本地病人,所以,當局應及早規劃,讓香港發展更龐大的醫療專業,不獨服務本地居民,亦可以提供更可信賴的醫護服務予內地居民。
寄望當局及早與不同的專業人士溝通,商討未來十年的醫護人手培訓規劃,不要臨急臨忙時才從海外招聘。
文章回應 (0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