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醫.藥.人》 第 113 期
行政會議通過「自願醫療保險計劃方案」,十月初推出予公眾諮詢,再一次觸動公眾神經。醫療融資擾攘多年,仍未落實。香港是每年總產值高達萬多億的先進地區,為甚麼政府仍不願負責醫療?錢,到底流到哪些人的口袋裡?
一談到醫療融資,坊間普遍流傳兩個謬誤:
1. 政府每年在公營醫療上已投放「很多」資源,醫管局再加上衛生署兩個機構,每年獲撥款高達三百多億元;及
2. 香港行簡單「低」稅制,所以不能如高稅收的地區撥一樣多的公帑辦醫療。
每年三百多億元的公營醫療撥款,比對打工仔的一萬零五百元月入中位數的確是很多;但衡量醫療撥款多寡,全球共通準則是以醫療撥款佔地區總產值的百分比來計算。香港每年總產值高達一萬六千多億元,以此計算,三百多億元公營醫療撥款,未及總產值百分之三;比對發達程度相若的西歐國家高達總產值百分之八至十的公營醫療開支,只是三分之一。因此,若「以蘋果比蘋果、以橙比橙」來作比較,香港每年未及總產值百分之三的公營醫療撥款,實在少得可憐,甚至少得可恥。
少得可憐的公營醫療撥款,正是醫管局前線人員工作量大(如每人照顧病人數目,動輒便是西歐國家前線人員一倍或以上)的底因,醫管局前線人員之所以疲於奔命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公營醫療收費太便宜而導致病人濫用。
直接低 間接高
香港的直接稅雖低,但市民終生被抽取的並非只是薪俸稅、利得稅,而是在進行任何消費時皆須為「高低價」付款;買了昂貴住宅單位當「房奴」半生的固然如是,連到食肆吃飯飲茶亦一樣如是,所付費用隨時一半是上繳業主的租金。香港土地已被小眾大地主壟斷,人家「儲備」土地不建房,住宅單位買少見少,樓房價格飆升,地價隨之水漲船高;大地主不勞而穫,白賺地價;打工仔的定額月薪便天天貶值、血汗積蓄被掏空,財富被挪移至擁有大量土地房產者之手!打工仔如此被刮削得乾乾淨淨,卻與納稅給政府不同,不會獲大地主提供任何公共服務作回報。
香港農奴制
香港真的行「低」稅制嗎?
非也。
香港行的是「地主壓榨農奴制」,「地主」只供給「農奴」三餐粗米飯,不包醫療,「農奴」要醫病便得額外工作,賺錢繳交保險費!
公平嗎?
公平的醫療融資,必須以抗衡大地主刮削普羅市民為基礎,對他們掏空市民血汗、不勞而穫累積財富的行徑,施以「土地增值稅」、「炒賣樓宇額外利得稅」等,用以為普羅市民提供包括醫療在內的公共服務,這樣才是真的還富於民。
文章回應 (0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