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醫.藥.人》 第 96 期
醫管局成立於八、九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之時,首任行政總裁楊永強在豐厚資源支持下,刻意把公共醫療體制發展為「以醫院為核心」,標榜醫院宏偉、儀器先進,甚至有意無意間推廣「有事就入醫院」的意識,慢慢形成一種「大醫管局文化」,嚴重矮化在社區默默耕耘的前線醫護人員和醫療機構。
在同一文化長大的周一嶽跟前任楊永強沒有兩樣,似乎完全未能意識自己的「先天」缺陷,其一系列防控豬流感措施,架勢有餘,卻自暴其短,只知按沙士經驗為藍本的「流感大流行應變計劃」本子辦事,完全未能掌握今次問題的災難性。
流感大流行使地球村變得渺小,世衛估計不出三個月疫情便席捲全球,感染人數將以億計,嚴重個案以千萬計,死亡人數則以百萬計。沙士與之相比,屬小巫見大巫,同是三個月疫情,全球感染人數只有八千多,其中七百多人病死。
感染人數可達四成九
根據香港大學一項研究,流感大流行感染人數可高達香港人口的四成九,即三百多萬,且其中三萬多人將病重死亡。假若政府及時介入把發病人數減至三分之一,死亡亦以同樣比例減少,但染病人數仍過百萬。單以嚴重病例計算,隨時要比沙士的一千七百多例高出十倍以上,即數萬人需要入院。以醫管局目前一千四百張空氣隔離病床,如何應付?
再者,這些病床放置在約共五百間隔離病房中,有單人房、雙人房,甚至四人房。若每名患不明傳染病的病人都需獨立隔離,整個醫管局只能容納五百名高傳染性的危險病人。要放兩個病人於同一隔離病房,醫管局必須先確診兩人都患同一傳染病。因此,醫管局的空氣隔離傳染病房實質容納量遠低於一千四百人,又如何應付流感大流行襲港時可能出現以萬計的病人?
而且,要每張空氣隔離病床投入運作,必須多名受過足夠訓練的醫、護及其他專業人員支援。這些醫、護不能一職多能,只能專注照顧傳染病房的病人,因他們自己亦可能受感染;若容許他們同時照顧其他病人,便有可能在院內把疫症傳開。他們亦不能在高傳染病房服務太久,因為緊張勞累消磨,醫護易生意外,所以充裕人手調配至為重要。醫護執勤一段時間便須休假,一則復原,一則確保沒有受感染,然後調派其他崗位。
市民自助自救
周一嶽與一眾決策高層有否作好上述準備?抑或只是裝胸作勢等運到?
說穿了,防控重點不在於政府由上而下的舉措,也不能倚賴醫管局千多張隔離病床,而在於發動民間力量,即由下而上的抗疫模式。
第一道防線是要市民人人認真面對疫情,做足功夫防止自己及生活環境周圍的人受感染;同時,所有前線醫療崗位皆能迅速發現個案,快速隔離及治療,這是減慢和減少個案出現的最重要措施;個案出現愈慢愈少,醫管局因不勝負荷而崩潰機會便愈低,危重病人獲醫治機會便愈大。
第二道防線是若衛生署及醫管局皆被災難疫情拖垮時,如何動員社區力量作全民抗疫、如何進行牽涉數以萬計人口的家居隔離及護理。
沙士一疫已告訴我們,當日能擺脫恐怖疫症,全賴市民自救自助:少出街、戴口罩、勤洗手,而非大醫管局內的「利巴韋林」。
文章回應 (0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