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醫.藥.人》 第 92 期
「大亂之行也,天下唯凶;欽選無能,當眾羞辱,故人不獨轟其親,不獨陷其子;使飢不得食、寒不得衣、勞不得息;故老無所終,壯無所用,幼無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哀號;男有盜、女有娼,基金必棄於地,「迷債」藏於己;力出於身必為己,是故謀出無不陰,為官無不「閃」,盜竊亂賊常狡作;故心肌梗閉,是謂大凶。」
以下節錄自香港某日報:「唐的態度引起議員強烈不滿,公民起動何秀蘭問:「點解(保安局)局長缺勤期間,你見到一鑊泡都無參與?」唐始終拒絕交代,繼續以「一直關心事件」作答,激得社民連陳偉業大罵唐英年做事「條條Fing」,「成個問責制係唔問責,係集體自殺;事件充分反映你表現極度不堪,連廢柴都不如。」
編按: |
政凶人傻
香港政府近來,決策偏頗,失誤諸多,民怨沸騰,政凶人傻。算算舊帳如「生果金」引入入息和資產審查機制;外傭稅只豁免、不廢除;疏於監管金融體制,無力回購雷曼迷債;誤判形勢再次觸怒的士司機團體罷駛;港人滯留政亂泰國,引發包機風波等等,如此「民生政績」,舉目皆是!
政府每次遇到危機都手忙腳亂,反應遲緩,無人問責,而最後就叫一聲「集體負責」,然後變成集體卸責,「團隊」兩字實屬空談。行政團隊內部質變,核心出現裂縫,行政會議成員站出來公然對抗,直接削弱政府權威,出現愈來愈無法管治的亂局。
港人滯留政亂泰國,包機營救遲緩,疏於監管金融體制,雷曼迷債禍及無辜等等!
「反應遲緩、疏於監管、無人問責」成為市民聲討的三大罪狀,政府竟將「三罪」稱安,集體負責即無人負責;團隊精神?眾官表現失魂。
鐵打衙門流水官
現世今人已不懂「道」,不修「德」,不存「仁」,不行「義」,是故「失道、失德、失仁、失義」之後,再不能失「禮」,禮是制度的意思,健全制度的設立,可確保官僚擁有承擔道義、誠信的責任。問責制要取得成功靠誠信,忠信之薄是官員沒道義、誠信,違背事實,前後矛盾,自圓其說,是行亂之始;為官必須有勇於承擔責任的品格,忙於卸責只令人失望!
建設完善制度是法治重點,所以為政之道,不少得設立健全制度;制度有缺陷,官員本事再大,也不可能趨吉避凶、化險為夷。港府問責制虛無縹緲,局長不願負責,才設常任秘書長一職,造成官僚架構中「問責」模糊,官僚無懼失職,只因「鐵打衙門流水官」──
衙門依舊,「官」面全非,常任秘書成為「妥協」問責的產物,用來洗脫或推委責任。
為政以德 寬猛既濟
政是以和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所以說,為政必須得於心而不失。要得民心,不能視民意如浮雲!親自落區體察民情,接受質詢,為失誤負責,打擊朋比為奸,不以伐異言論為謀,調解衝突立場,以德行政,才能居其位而眾星拱照!
團隊精神要求成員發揮個性特長,犧牲自我,勇於承擔責任,達成共同的目標。為政在人,領導者以身作則承擔責任,帶頭遵守規矩,不能「親疏有別」。所謂「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推動各人員配合架構的運作是建立團隊關鍵所在。官僚不問責,官員怎能指揮官僚架構?擴大問責,才能推動人員配合架構的運作,建立一致目標,共同立場,發揮團隊精神。
「去甚、去奢、去泰」是不追求極端,不追求奢華,不追求龐大。政府必須堅持公認的準則,學懂文武之政,布於方策;政策失誤多因不識「去甚、去奢、去泰」的真諦,唯我獨尊、好大喜功,只帶來惡果!政府應以前車之鑑,深思政寬民慢,猛則民殘,不能適度施政,不會政通人和;寬猛既濟,政是以和,才可達致人民安居樂業的最高政治理想!
筆者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