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醫.藥.人》 第 88 期
最近看了一個電視節目,有藝人千里迢迢,往外國寺院求禪問道,希望有個門徑,能得安心,後學了坐禪,說已開悟!問道是有所求,坐禪因為心不安。既有所求,心就難安,磨磚哪會成鏡?坐禪哪可得道?禪,就是坐下便可得着麼?
有很多宗教信徒,日夜求神庇佑,總是惶惑沒有得到神的關顧,靈修、坐禪也沒用,只因沒有打開與神溝通的心扉,那是因為沒有從心裡尋找,沒有與神建立溝通的道路!《景德傳燈錄‧誌公和尚大乘贊》形容為:「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騎驢覓驢。」
看《聖經啟示錄》耶穌說:「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這不就是「即心即佛」麼?在《馬太福音:7》耶穌又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這裡說的「門」便是心的門,與神溝通的心扉。由此而觀,所有宗教皆以「從心」為基礎,打開與神溝通的共同手段。
即心即聖 心開為悟
查南朝梁武帝時,慧可神光禪師出家事蹟。神光入嵩山少林寺,拜謁達摩,要求收為入室弟子,並請開示。達摩不允,神光遂佇候門外,時值漫天風雪,雪深及腰,達摩見他真心求法,並問他所求何事?神光答道:「我心未安,求師安我的心。」達摩說:「你將你的心拿來,我為你安心吧!」神光思索了一會說:「我拿不出我的心來給你!」達摩這時居然說:「我已為你安好心了!」神光豁然大悟!煩惱本空,妄想卻在動念處,若能會心,即是正覺,當下從心開顯了悟。
心一直在你的體內,還需「騎驢覓驢」嗎?正如蘇軾的《題西林壁》詩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能神遊於物外,「真面目」便現於眼前!
語言道斷 道不屬修
有人問我你對佛學都懂多少,問我甚麼是禪?甚麼是悟?甚麼是修行?我說「禪」是一種境界,是生活哲學、生活藝術,是思想、是體會,但最後我想最好還是說不知道,不可說非為是!
禪雖然不能用文字言語形容,因為所說所寫的,甚麼最終都不是,即是語言道斷。禪是甚麼?悟是甚麼?修行又是甚麼?北宋詩人黃庭堅拜晦堂祖心為師,跟他參禪。黃庭堅雖聰慧,也難臻境界,一日,晦堂與黃庭堅遊山,晦堂問:「你有沒有聞到花的香味?」黃庭堅說:「聞到了!」晦堂說:「我所見聞的,都和你一樣,沒甚麼可以隱瞞你了!」禪本來如此平易的事物,取之無禁,用之不竭,黃庭堅就此開悟了!
如果一定要用言語來說明的話,也可循宋臨濟名僧圓悟克勤的「開悟詩」細味:「金鴨香爐錦繡帷,笙歌叢裡醉扶歸;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那個「悟」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至於修行,就是不在妄想中生活,就這麼簡單!慧海禪師說他修行時,飢餓時吃,累了便睡,有人問他這也算修行麼?他說:「人們總在吃飯時不肯吃飯,千般計較吃不到的;睡覺時不睡覺,夢想這、夢想那,所以他們吃飯、睡覺都計較,活在顛倒夢想中!」
廬山煙雨浙江潮
我們得不到的東西,潛意識會認為它是最美好的,因為你對它不了解,但當你深入了解後,你會發現原來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好!蘇軾在《瀑布亭》詩中說了他的體會。「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來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廬山的煙雨與浙江錢塘江的潮水,古來最具聲名,墨客詩人在未去到廬山時,百般盼望,千般牽掛,期以一覽風光勝景,一旦去後,便洞悉廬山真面,覺得煙雨江潮都不外還是煙雨江潮吧!這首詩的第一與第四句雖然相同,卻是了悟前、後的體驗,前者是無謂的追求,廬山始終同是一境,前後心境不一。
人總以為世間有個清淨理想安住之所,往往苦苦追尋,遍尋無覓,誰知踏破鐵鞋無覓處,卻已是近在咫尺。「世間」原是「出世間」,原因是根本沒有「世間」之外的「出世間」,有的只是心存着幻想與期待的妄執而已!心意識隨環境生滅,環境的生滅使心意識浮沉,這是「心」與「境」的關係。看青原惟信禪師名言:「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然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無可置疑三十年前是「常見」,「掃除虛妄」後便見「入處」,可是休歇放下時之悟境,真箇一言難盡了!
佛教故事「慧可安心」 慧可曰: 「諸佛法印,可得聞乎?」 達摩曰: 「諸佛法印,匪從人得。」 慧可曰: 「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達摩曰: 「將心來,與汝安。」 慧可曰: 「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曰: 「我與汝安心竟。」 |
文章回應 (0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