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勞永樂(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傳染病專科醫生)
《醫.藥.人》 第 79 期
政府再放風聲,醫療融資方案將於明年初出台,並被動泄漏供款方案:月入$8,000者,須開始強制供款,儲蓄供款率是入息的1至3%。 儲蓄的供款在供款者年滿65歲便可用來支付醫療費。 除非患上嚴重疾病,供款人65歲前不得動用該筆款項。
政府亦建議,部分供款可用作購買醫療保險,以保障供款人突如其來的醫療開支。供款上限為每月$1,000,即月入$33,000的人,月供3%已達上限。收入5萬、10萬者所供的款項,仍然是每月$1,000。
強醫金的最大受益人
表面看來,「好天收埋落下柴」,有收入時為老年醫療作準備是應該的。但問題是辛辛苦苦供款,最大利益是否歸供款人?
醫療融資是利益分配問題,持份者包括:(1)供款人/將來的醫療使用者;(2)醫療人員/醫院;(3)政府/醫管局;(4)「強醫金」服務提供者/保險業。四大持份者的利益並不一致,甚或有明顯利益衝突。
誰保障供款人利益?
供款人在供樓、供車、供強積金及交稅後,再供多一項,當然不符自身利益。而且供款後醫療會否與時並進,持續改善仍是疑問。政府連同醫管局及醫學界已明示或暗示,若不加資源,醫療服務質素便會倒退,政府無可能不斷增加撥款,所以市民必須承擔,以保醫療質素不致倒退。
醫生醫院受惠
增加醫療資源,最直接受惠的是醫生和醫院。醫生待遇可獲改善,合約醫生更易獲得續約,新醫生入職更易,培訓機會更多,晉升空間更大。能聘請更多醫生,醫生工作更開心,醫院當然受惠。公立醫生待遇改善,不致一窩蜂湧進私人市場,對私家醫生亦是有利。
政府可以抽身
至於政府的利益就是減輕負擔,進一步從醫療服務抽身。政府成立醫管局,就是要把公營醫院管理脫手的第一步;要市民供款,承擔更多醫療費用是第二步;將更多醫療服務私營化將是第三步。
基金保險成最大得益者
強職金管理局成為退休高官的樂園,是他們完全退下的「金握手」。「強醫金」管理局如成事,功能亦不遠矣。「食水深」的投資計劃,明益服務提供機構,以打工仔血汗錢養百千基金經理,保險亦然,抽水是必然定律。
所以,筆者呼籲各小市民,需擦亮眼睛,看清政府推出的方案,用充滿懷疑的態度來審視。不要輕信政府、醫管局、學者、醫生、保險界之言,因為他們都是供款的受益者,反之,謹記要懂得保障自己的利益。
文章回應 (0 個) | 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