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懷疑,香港的貧富懸殊已十分嚴重,除了貧窮外,醫療服務更令人擔憂,從報章的報道看,使人感到醫療服務正在倒退,較嚴重的是醫院醫療失誤多、急症室被濫用、專科輪候時間長引致治療延誤、社區診所與安老院藥物管理疏漏,沒有一樣不是管理與制度的問題!
看病難 藥費貴 政府對醫療的投放相對較鄰近地區少,公共醫療政策矛盾。政府一方面說,市民不會因經濟原因而失去醫護照顧,但卻不願增加投放,更以自費形式,迫使市民「硬啃」昂貴的自費藥物。香港最終會演變成「看病難,藥費貴」的局面,市民將貧無立錐,甚至「錐亦無」。 最近有新聞報道說,有醫生因患癌而抱怨自費藥物難負擔,足以證明「中產」也感吃力。政府的確給予市民多一個選擇──就是在「生命」與「財富」兩者間,選擇其一。 面對全球醫療服務成本上升,政府說「醫療融資」改革迫切,已帶動社會廣泛討論,使人憂慮的是政府會藉機引進各種付款形式及徵費手段。舉例說,有建議以保險形式解決看病的問題,這正好提供了一筆從市民口袋的「融資」來源。其實保險只承保健康的人(可承受的保費),年長與危疾大病卻不能受惠(不能承受的保費),基本上幫不上大忙,只讓保險及其他持份者,攤分已不足的資源。 香港討論醫療融資改革,焦點集中於「融資」而忽略了關注醫療系統的缺失。假如政府只轉移「責任」而不解決「難題」,這種做事作風一旦成為文化,社會哪裡還會有改善與進步可言?要保障整體社會醫療福祉,重點是改善醫療服務質素,提高服務的可及性。香港要改革的不是「融資」的來源,而是資源分配的問題,「從稅支付,全民保障」的制度,不應偏離。
濟人要濟急時無 為甚麼急症室會被濫用?原因顯而易見,因為病人得不到及時的診症,又或許是找不到合適的、經濟的服務。基層醫療的目的,是要配合「小病自己負責」。要市民自己負責,就必須提供「用者能付」與「高可及性」的服務,比如說政府開設24小時門診,成本遠較投放醫院建設低,同時設立家庭醫生制度,讓病人能容易得到有連續性的照顧,讓家庭醫生或門診轉介醫院服務,改變市民過分倚重有病往醫院去的習慣。 改善整體醫療系統的缺失,應針對實質服務的需求,改善「供應面」比改革「融資」更能使人民受惠。現時政府忽略社區基層醫療服務及預防教育的發展,未能正確分配資源,引致市民養成過分倚重醫院服務。醫院的定位是救急扶危,提供治「大病」的地方,必須配合良好的醫療技術與治療環境,才能達至良好的治療結果。加強風險管理,小心評核臨床診療指引及科技應用,減少醫療失誤是降低醫療成本的竅門。現時資源錯配,小病的人往治大病的地方去擠,導致資源緊張,人手不足,水平下降,使輪診時間過長,大病更延誤治療,對整體醫療系統構成嚴重威脅。
推動節約醫療資源的意識 香港市民對珍惜醫療資源意識薄弱,傾向浪費藥物及濫用其他醫療資源,政府須加強節約的誘因,減省浪費。在藥物供應方面,現時市民享有近乎免費的基本藥物,其實這些藥物是市民能夠負擔的,市民無法負擔的是高昂的自費藥物,現行的藥物收費政策,就是本末倒置。將藥物補貼合理化,較廉宜的普通用藥,市民就是不能全數負擔,也可部分負擔,每人每年設補貼上限,市民因應所需,在社區藥房配藥,減少藥物浪費。長期病與貧窮的人由「安全網」援助,昂貴的藥物,應由政府全數承擔。
防病護老 教育與制度 預防勝於治療。香港市民缺乏全面、定期、按年齡的健康檢查服務,也沒有定期身體檢查的習慣,導致重病發病率高。政府應改善市民保健意識,設立預防危疾體檢中心,提供健康教育與疾病預防工作,減低重病發病率,減少入院人數,有助減少醫療成本,締造全民健康。 除防病工作外,護老亦不容忽視,估計到2033年,全港65歲以上人口約佔四分一,長者因體質、機能相對脆弱,對藥物治療敏感,較易產生危險的藥物事故。目前大部分安老院藥物管理系統紊亂,政府應撥出足夠資源解決藥物管理的問題,減少因藥物失誤入院的頻率,間接降低醫療成本。 建立完善的基層管理架構,除家庭醫生的制度外,亦需配合家庭藥劑師制度。建立社區配藥監察系統,增加用藥安全,如取締沒有藥劑師售賣藥物的地方、改善藥房在開放時間沒有藥劑師當值的流弊、減少社區藥房濫售藥物的風險、強制藥劑師提供用藥物輔導服務,間接教育市民健康與藥物知識,減少用藥失誤。充分利用社區醫療專業資源為市民提供「小病在社區」、「大病在醫院」的服務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