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一 個 好 醫 生
不少病人問:哪裡有好醫生? 這些病人大多認為自己看的醫生都是無良的。 有說醫生拖症,給了很輕的藥,普通傷風也要病人覆診幾次;有個病人因為咳得厲害去看醫生,醫生連他的手也沒碰就開了藥,病人心裡懷疑,找人一看,才知醫生開的是抗生素,而且只是兩天藥,也沒叮囑病人覆診。 投訴很多,不勝枚舉。 要成為一個醫生難不難?說易當然不易,說難可真的不難,只要肯努力用功,一定可以成為醫生。 但是,要做一個好醫生,可不是努力用功就可以達到。 小孩子如果立志做醫生,動機多是無私而具正義感,只是,長大之後,受到社會、物質和現實的洗禮後,最初純真的動機可能已經盪然無存。 我們並不以為當一個醫生必須具備仁心仁德,懸壺濟世的胸懷,那畢竟是太過崇高的理念;但是救病扶危,以救病人的生命為前提卻是醫生最基本的要求。 醫生也是普通人,有好的,也有壞的。在我們的經驗中,好醫生還是佔了絕大多數,SARS一役使我們看到,香港的醫生素質平均還是相當高,所以,不要以一個醫德差的醫生概論香港所有醫生,更弗要一枝竹篙打翻一船人。 原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鍾尚志辭職當日,有記者問他辭職後想做甚麼? 鍾尚志的答案是「想做一個醫生」。 捨香港的高薪厚職轉到第三世界國家貢獻所長所學,行為令人相當敬重。謹希望所有醫生就是不能成「好醫生」,最起碼也無愧於「醫生」的職銜。
編 輯 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