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藥‧人》 第 185 期
列明收費免失預算
政府推出提高私家醫院收費透明度計劃,要求私家醫院列出多項常見手術及治療的收費,雖然仍有反對聲音,究其實,對病人來說,卻可免埋單時大失預算。
到私家醫院做手術,價錢一般都沒有特定標準,通常是經由醫生或護士口頭粗略報價,埋單時,往往都是原先所說的一倍。即是說如果報價是十萬,病人最好預算二十萬作為埋單之用。須知道,要做一個外科手術,除了醫生收手術費,背後還有很多治療開支,例如住院費、麻醉科醫生費、手術室、醫生巡房及其他治療或藥物使費等等,所以,病人除了要預備手術費用外,亦必須預算住院使費。住院時的一切檢查當然亦會另外收費,且住房的等級、住院的時間長短亦會影響帳單的高低。而且,同一項治療,不同醫生、不同醫院,會有很不一樣的價錢(這點不難理解,餐廳也有不同的級數,明星級醫生加上明星級醫院服務,價錢與中等醫院有差其實是很可以明白的)。
有時在手術中或會出現一些意外的特別情況增加了手術的複雜性,或是病人需要比預算更長的住院期,種種不確定的因素往往令醫生有所顧慮,對報價常有保留,醫院亦怕會出現爭拗。
我們相信無論公立醫院或是私家醫院的醫護人員都不會因為病人付了多少費用而有不同的對待,病人選擇私家醫院多是希望得到更貼心的照顧。大部分病人都不是不講道理動不動就興訟的人,私家醫院列明手術收費可讓病人有更好的預算,對病人、醫院、醫生都有好處,而且,「報價」只是一個範圍,讓病人心裡有個預算而已,大家都應明白,治療很難用明碼實價來「計算」!
編輯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