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藥‧人》 第 171 期
教不賢……
這邊廂香港的最高學府發生校委會被衝擊事件,那邊廂台灣又發生課程微調風波,兩件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主角都是學生,而歸根究柢卻是源於中國。
近十多年中國經濟崛起,儼如睡獅剛甦,一舉一動都令周邊的人神經兮兮。香港和台灣與中國無論地緣血緣都最是相近,恐共情緒亦拉得最緊。社會上一般以年輕人的神經最為敏感,也最為熱血,亦最願意追求理想,只要有心人多加「誘導」,年輕人就會如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般隨時拉起警報,遇上甚麼事情都會有理無理的當作敵人來犯。
香港大學校委會為甚麼要等一個尚未出現的人?台灣高中課程綱要為甚麼要微調?是不是因為中國大陸政府伸手干預?除了相關的從政者,沒有人知道,但從這兩件事看學生的指控,卻可反映香港與台灣學生的恐共情感。
事實上,香港大學的架構重重疊疊,很難相信委任陳文敏為副校長會有甚麼翻天覆地的影響;台灣高中課綱的微調,引起爭議的是台灣本土歷史部分,且真的是用字上的微調,何以會掀起這麼大的風波,甚至有學生為此自殺?僵持不下的理由都叫人摸不著頭腦!
要撫平這種恐共情緒,不能只把那些「面目猙獰」的人或是那些被寵壞的「小混蛋」送官究辦便可解決。我們不要忘了,學生是誰教出來的?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那教不賢……又是誰之過?
編輯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