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藥‧人》 第 165 期
航拍變航救
因為電視入屋的親民,使更多人認識了原本是小眾的玩意「航拍」。
簡單說「航拍」,其實是一架小型多軸飛行器,內置全球定位系統(GPS),只要在使用前輸入設定,飛行器就會飛到指定目的地,厲害的是,還會自動回航。
人類迷戀拍攝,所以飛行器若攜備鏡頭便可以進行自動拍攝,大受喜歡高空拍攝的發燒友歡迎。只是,如果飛行器的功能只在「高空攝影」,則使它停留在玩具的身分或是專業攝影玩意的層面,且會被標籤作「偷拍」工具類不良產物,從而低估了它的價值。
當然,已有不少聰明人打算大量利用飛行器來作運輸,例如送外賣或是參與物流。但是這些使用層面對飛行器來說仍是大材小用。2010年,海地發生地震後飛行器便發揮了為難民運送醫療物資的功能,近月,比利時有工程師把飛行器與心臟除顫器(AED)結合,當有心臟病人求救時,可利用求救者的電話訊號定位,攜有AED的自動飛行器率先飛到現場,讓周邊的人可以使用來延緩病人生命至救護人員到場。
事實上,飛行器在災難環境下可以發揮更好更大的功能,醫療人員往往因為不穩定的路面情況耽誤救人時間(例如地震海嘯、大塞車),尤其到一些通路被阻或是較險要的地區,飛行器則可突破地面限制運送應急資源,主要是藥物或救急用品。
新事物總有優缺,只要善用飛行器的優點,在救急扶危方面或可彌補短距離可望不可即的缺陷。
編輯室
![]() |
![]() | ![]() |
